搜索

闯出一片新天地

2012-4-10 11:34| 发布者:cphoto| 查看:1359| 评论:0|原作者: 杨建国|来自: 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兵团农三师伽师总场十连职工宋孝杰,2004年自从来到这里,这个年仅31岁的青年,就依靠科学种田闯出了一片新天地。2011年,110亩棉花平均单产超过了570公斤,交售棉花63.1吨,收入14万多元。2004年以来,累计向伽师总 ...

    兵团农三师伽师总场十连职工宋孝杰,2004年自从来到这里,这个年仅31岁的青年,就依靠科学种田闯出了一片新天地。2011年,110亩棉花平均单产超过了570公斤,交售棉花63.1吨,收入14万多元。2004年以来,累计向伽师总场棉花综合加工厂交售棉花416吨。

    说到种植棉花,虽然有十几年的经验,但宋孝杰也并非一帆风顺。2004年以前,宋孝杰在伽师县十乡承包土地种植棉花,那时都是常规灌,每亩地产量不到300公斤。随着对兵团的不断了解,2004年,他来到了伽师总场十连承包土地,当时也是常规灌,亩产达到了350公斤左右,收入明显比在十乡高。后来干脆把家和户口都迁到了十连,决心在兵团好好干一番事业。前几年,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棉花地一直没有安装设施灌,棉花产量一直不怎么高。2010年,因为一场冰雹, 110亩棉花全军覆没,不得不改种玉米。为了不耽误农时,天气稍微好一点,他就开始联系机车,重播玉米。虽然对种植玉米不太懂,但他谦虚好学,一有问题就询问连队干部。当年玉米产量每亩600多公斤,总产玉米6.8吨。

    2011年,宋孝杰看到连队其他职工的设施灌棉花地产量和收入都比自己高。于是自掏腰包投资2.8万元,把所有的棉田都安装了设施灌,通过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病虫害生物防治,在2009年亩产430公斤的基础上,提高到亩产570多公斤,并且在12月初就把棉花全部交售到了加工厂。

    今年4月2日,宋孝杰的110亩棉花全部播完了。他说:“要想早点播种,必须按照总场农业科和连队的统一安排,提前做好春耕备耕各项工作。”连长屠凡奇说,宋孝杰一直都只这样,不管连队安排什么事情,他都是第一个落实。

    为了提高棉花产量,从2004年起,宋孝杰都会把每次不懂的或者自己、其他人遇到的棉花种植和管理问题记录下来,笔记本上都是记录着诸如:遇到棉虫侵袭该怎么办、究竟以什么样的密度种植棉花最好、棉桃怎样才能开得多开得大等问题。对于这些零星的种植技术,宋孝杰并不满足。从2005年起,他打听到场农业科经常办种棉培训班。便带上铺盖、伙食费,专心致志地去学习。通过20天的学习,他把所学到的地膜植棉、棉蚜虫的治理等一整套的管理技术,都应用到棉花的栽种中去,当年棉花每亩单产就提高到了400多公斤,比他在伽师县十乡种植棉花的单产高出了将近一倍。后来,他又从喀什新华书店买回了大量的棉花栽培管理技术书籍和光碟,一有时间就看书、看光碟,不懂就问。实践中,在生产管理上,他不断摸索、总结适宜本地的种植技术;在农艺措施上,他的耕地全部采用了土地深松,全程施肥、种子包衣等一系列先进农艺措施,棉花单产年年提升。渐渐地,宋孝杰掌握了不少的植棉技术,而且成了一名真正的“土专家”。

    后来,一些职工遇到技术上的疑难问题,都喜欢请教宋孝杰,而他总是有求必应。职工王玉珍回忆,2007年我的棉花因为管理不到位棉蚜虫猖獗,看到棉花开一朵被虫子糟踏一朵,急得我在棉花地里团团转。宋孝杰知后,马上放下自己棉花地的药不洒,把农药、喷药机拉到我的地头,亲手教我怎样配药、怎样喷杀。几天之内,棉蚜虫的“嚣张气焰”终于被打下去了。

    当我们询问他为什么会想到来兵团种植棉花时,宋孝杰说,兵团的待遇好,管理化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水肥运作合理,每个连队还专门配有技术员,什么时候打药、什么时候追肥、什么时候灌水都有人告诉你,有什么问题只要找到连长、技术员或者其他连队干部,都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在地方上种植棉花可不一样,从来没人管没人问,全靠自己摸索。现在,作为一名兵团的正式职工,宋孝杰不仅有了正式的身份,而且养老也有了可靠的保障。

    在总结这么多年棉花种植经验的时候,宋孝杰胸有成竹地说就4个字“科学管理”,具体点说就是三句话,第一句种子粒选是基础;第二句棉田化控是关键;第三句防虫、治虫定成败。

    如今,在宋孝杰的影响和带动下,伽师总场十连各族青年创业致富的信心十足,全连先后有28人次获得场致富能手、十佳标兵等荣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