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同舟共济扬帆起 乘风破浪万里航

2015-5-6 15:01| 发布者:cpnoz| 查看:1760| 评论:0|来自: 中国摄影在线

摘要:中国摄影在线(通讯员杨建国)5月3日,四十六团排球队与麦盖提县代尔瓦孜库木村排球队举行了一场友谊赛。比赛现场,欢呼声、呐喊声不断,气氛十分高涨。四十六团地处麦盖提县东南部16.5公里处,分别与麦盖提县七乡、 ...


中国摄影在线(通讯员  杨建国)53,四十六团排球队与麦盖提县代尔瓦孜库木村排球队举行了一场友谊赛。比赛现场,欢呼声、呐喊声不断,气氛十分高涨。

四十六团地处麦盖提县东南部16.5公里处,分别与麦盖提县七乡、五乡、六乡、三师前进水库和塔克拉玛干沙漠接壤。全团3567人,少数民族人口占22.7%与周边县乡同处一片热土,同饮一河水,各民族和睦相处。先后被师市评为 “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先进单位”、“民族团结兵地共建先进单位”。2014年,被师市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近年来,四十六团每年都组织近200名农业技术员指导周边县乡农民开展棉花种植、畜牧养殖和红枣种植管理;每年春播和“三秋”都要吸纳周边县乡1500多名劳动力;每年都要吸收周边县乡的学生到团里上学;每年都要与麦盖提县组织开展3次以上兵地反恐维稳联合演练;每年建军节、古尔邦节、春节等节假日,都与麦盖提县相互走访慰问;每季度与麦盖提县政法委开展一次维稳联席会议,互通情况,共同安排部署维稳工作;每年为麦盖提县五乡、六乡、七乡农民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1800多人次;每年都积极主动与麦盖提县乡开展民族团结文艺演出、慰问、座谈等活动;十年来,团中学与麦盖提县二中、五乡中学一直是民族团结模范结对单位。

2014年,兵师团开展了“访惠聚”活动。当年,529,麦盖提县六乡代尔瓦孜库木村24名村民乘坐四十六团班车,到该团学习红枣先进种植技术。当天,团农业科、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以及一连、二连、四连的连长、技术员纷纷为村民现场讲解红枣夏季修枝、枣树管理、枣树施肥、枣树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先后组织了4批农业技术员赴周边县乡开展技术指导、培训。三年前,观摩过四十六团精品园的村民艾山·玉麦尔,2012年红枣单产只有27公斤,2014年单产达到了510多公斤。

2014528,团水管站提孜那甫河红卫渠首管水员艾萨图尔荪家的羊圈新添了30只小羊羔。515日,水管站党支部一班人在走访职工的时候,了解到艾萨图尔荪想发展壮大养殖业,但苦于没有资金几年的梦想一直没有实现。晚上9点多钟,站党支部决定连夜召开支部会议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帮助艾萨图尔荪发展扩大养殖业。通过集思广益,水管站党支部决定帮助艾萨图尔荪贷款3万元,利息由站干部分担。如今,艾萨图尔荪家已经有39只羊了。

   46岁的郭长勇,至今对哺育他长大的奶妈热瓦汗心存感激之情。他说:“小时候,如果不是奶妈的喂养,我可能早就饿死了。”

1968年,出生不久的郭长勇嗷嗷待哺,母亲却因为营养不良缺奶水。当时,邻居热瓦汗也生育了现在的大儿子,便经常主动给郭长勇喂奶。郭母每次外出劳动,都十分放心地把儿子交给热瓦汗照顾。每次喂奶的时候,热瓦汗总是先喂饱了郭长勇,再喂自己的孩子,这样一带就是两年。时至今日,每逢过年过节,郭长勇都要乘车100多公里,到莎车县看望已经退休的热瓦汗。

水管站护渠员林年红常年生活工作在位于麦盖提县五乡反修大队四小队拜孜勒列克干渠旁边,与周围的少数民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结交了十几个经常来往的少数民族兄弟。2011年,村民艾麦图·吾布想发展养殖业。林年红得知他没有钱买羊,便主动借给他2.6万元,并帮他买回了18只品种较好的羊。为帮助艾麦图·吾布早日致富,2012年林年红又出资11万元,与艾麦图·吾布合伙购买了一台天拖约翰迪尔904型拖拉机。今年开春,林年红自己掏钱联系机车和技术人员,帮助艾麦图·吾布直播建园红枣30亩,目前长势良好。

   一连职工色满汗年轻时曾经与一名维吾尔青年结婚后因感情不合离婚了,只好带着儿子回到连队生活。看到孤儿寡母艰难地生活,年青的丰应孝在长期的帮扶中与色满汗产生了爱情,后来组成了一个美满的家庭。

再婚后,色满汗将儿子改名为丰国兵,自己也取了一个汉族名字叫易汉华。婚后的色满汗和丰应孝没有再要孩子,20多年相濡以沫。长大后的丰国兵与一位漂亮的维吾尔族姑娘结了婚,生下一个女儿取名丰有菊。没想到,2005年,丰有菊和外婆色满汗一样嫁给了一位汉族职工。

2003年,为方便维吾尔族村民看病吃药,团医院自筹资金在五乡十八村设立一个医疗点,驻地医生送医送药,收治地方病人300多人次。那段时间,这个便民诊所院的杂草和卫生都被村民主动承包了。一直到现在,附近的村民都喜欢到四十六团医院就诊,每年团医院救治的地方村民患者都在1000人次以上。

  200322430分钟,巴楚县琼库尔恰克乡发生6 .8级地震,四十六团66名民兵迅速集结,赶到灾区,连续奋战12天,在断壁残垣的废墟中,帮助农民抢出粮食43000千克,种子1200千克,化肥13吨,被褥3200床,家具753件,救出牛羊200头,灾民352户,为灾民搭建帐篷257顶,捐款1万元,衣物720件。

每年春播和“三秋”四十六团都要吸纳周边县乡1500多名劳动力。连队和乡镇领导主动加强联系,村民在解决团场劳动力紧缺的同时也达到了劳务输出增收的目的。连续多年到四十六团参加拾花和采摘红枣的村民茹仙姑说:“我每年都能在四十六团挣上2万多块钱,足够我们一家一年的生活开支了。”

多年来,团场为了让更多的地方农牧民的孩子享受到更好的教育,中学在接纳学生时不分亲疏,让在该校就读的地方农牧民子女和团场职工子女一样,同样享受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仅2013年,享受这些优惠政策的地方农牧民子女就有42人。同时,团场在住房、医疗、农牧业生产、经商等方面给与周边县、乡、村农牧民与团场职工同等待遇。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兵、师文件精神,推动劳动力在师市有序有效转移流动、就业居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四十六团早安排、早动手,投入近80万元为准备迁入的25户少数民族青年家庭在该团九连打造了现代、舒适、温暖的家。今年316日,25户少数民族青年家庭正式入住该团九连。团党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青年家庭在该团的安家落户工作,要求该团社政科和九连具体负责做好安置工作。为认真做好这项工作,该团投入50多万元将九连房屋装修一新,均为三室一厨一厅格局,做到了水电路户户通,又投入20多万元统一购置了现代家具、生产生活用品等,房间内厨房用品、液晶电视、单双人床及床上用品、桌椅等,还购买了米、面、油、菜,让他们可以拎包入住。与此同时,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考核机制,迁入的25户少数民族青年家庭的子女享受该团职工子女同等的入学、入托待遇。两年的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他们将成为该团场正式职工,享受该团职工同等待遇。

目前,这些少数民族青年正在这里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