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在线-中国互联网品牌50强

《瞬间的触觉》

2016-11-11 10:40| 发布者:zhcvl| 查看:2521| 评论:0|来自:人民邮电出版社

摘要:© 王瑶“在《家园》的创作中,我用照片讲故事,我着意从文化的视角来观照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中普通人的生存环境、文化呈现和价值追求,反映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真善美爱和人性的光辉。”当今信息化、工业化 ...

© 王瑶

“在《家园》的创作中,我用照片讲故事,我着意从文化的视角来观照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中普通人的生存环境、文化呈现和价值追求,反映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真善美爱和人性的光辉。”

当今信息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汇,催生出一些新的文化和气象,昭示着未来;同时,一些传统正在消亡,一些珍贵的人文现象正在被侵蚀,还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等,都需要摄影人进一步去关注。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外同仁意识到这些问题中的深层危机,并通过影像记录了这些现象,表达了关切和忧虑。这些影像体现出强烈的价值准则和趋向——人文精神、悲悯情怀。

下面,我想着重谈谈《家园》系列摄影集中遵循的创作理念和所运用的摄影手法,谈谈关于“瞬间的触觉”和“特定性瞬间”的问题。

以色列


摄影是瞬间的记录。比如《家园•伊朗》中的“雪野上前行的女人” 、 《家园•俄罗斯》中的“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蜘蛛侠风筝”等。要记录下这种“特定性瞬间”,并非易事。这需要物象出现的机遇,需要你具有敏锐的瞬间触觉,在这个特定时间感受到它,用镜头锁住它,你的内心状态及主观认知与影像所呈现的意象高度契合;并且,你能用适合记录这种“特定性瞬间”影像的方法——独特的光线、结构和影调等,把你瞬间的触觉表达出来,把你期待的效果呈现出来, 这个刹那, 你的主观认知、 感受、想象力与物象的意象状态完全融为一体,于是,“特定性瞬间”就这样产生了!

雪野上前行的女人

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蜘蛛侠风筝

柬埔寨


拍摄最重要的是内容,如果仅从摄影的艺术手法来说,我所追求的“特定性瞬间”影像,大体上包含四方面特点:一是故事性画面;二是意象性内涵;三是纪实性风格;四是诗意化语汇。当然摄影的艺术手法多种多样,只要能与内容有机地契合、恰到好处地呈现,都会具有独特的价值。这同时也构成了摄影人的不同风格。

美国

罗伯特•卡帕有句名言说得好: “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 ”因此,他总是要近一些,再近一些。可大卫•伯耐特并不同意卡帕的这种看法。之所以有歧见,是因为他们处于不同层面和角度来谈论这个问题。当我们去记录某个特定的瞬间时,有时确实需要很近的物理距离。我想卡帕所说的“近” ,既包含一定的物理距离,又不单纯指物理距离,而是说更近地看清和把握对象,其间自然包括主体瞬间的触觉状态。对这个问题,贾维尔•瓦翁哈是这样阐释的, “摄影最基本的特质:永远接近现实——而同时能保持一个相当的距离” 。是的,可能有时候,我们稍退一步,会更好地看清和把握对象,从而能做到更“近”一点、更好地体现摄影的特质。

朝鲜

实践操作中,如何看清和把握对象?这取决于摄影人瞬间的触觉的敏锐性需要调动自身,使瞬间的内心状态、想象力和主观认知与特定物象所呈现的意象高度聚合、契合、融合。

瞬间的触觉,是刹那之间的灵感和应激状态的爆发,反映出摄影人的敏锐度。 然而, 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敏锐性,既是瞬间的,又是非瞬间的。

俄罗斯


这种“特定性瞬间”影像毕竟不会很多,更多的时候,还是摄影人对物象的某种感受和想象。

摩洛哥

俄罗斯

吴印咸说: “光是摄影的父亲,而影子便是摄影的母亲。 ”光影,是强化“特定性瞬间”记录效果的重要手段。确实,光影很重要,且需要运气。更多的时候,在适宜的条件下,你得自己掌控好它。除非特殊急切时刻,一般我都是手动曝光——根据当时物象的特定状态,来设定感光度、速度和光圈,确定曝光组合,以便更好保证物象呈现效果。

以色列


还有色彩和影调。张印泉认为,色彩是照片中的灵魂,这一条乃金科玉律。色彩,自然包括黑与白。我觉得黑白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色彩。当然,我也偏爱黑白片,认为它概括力强,更强烈,更有力度,也更有深度。

以色列

再就是结构。 魏南昌 1937 年在 《谈摄影的构图》 中认为,构图是神出鬼入变幻不穷的, “摄影的美否,大半全凭景物在这平面空间的分割适当与否为定” 。在现代摄影中,人们往往更强调影像的结构性。近些年来,我常用一些物象的色块和线条对画面进行切割,以增强影像的抽象感和表达力度。

埃及

还有“巧合” ,即运动中的事物被微妙地安置在画面中,并形成某时某地才具有的特定的组合和巧妙的联系。

美国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关注那第四个问题——影像的展示与传播。这看上去似乎不是摄影的本体问题,但实际上,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展示与传播已越来越与摄影紧密相关且尤显重要。在今天,影像的展示与传播不仅仅是通过出版物、广告、展览等传统渠道,更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各类终端。读图时代已经到来,更多的人开始研究图像学,图片语言、图片媒介……影像作为一种工具,已经广泛进入互联网世界。光场相机、多维意识……将打破传统摄影概念。有人甚至说,照片不是拍出来的,而是算出来的,等等。总而言之,科学技术与互联网不仅仅改变着摄影的展示与传播方式,而且也形成了一个影像生态系统,正在改变摄影的记录方式、内容和功能。

以上内容经人民邮电出版社授权发布 摘选自《瞬间的触觉》

书名:《瞬间的触觉》

作者:王瑶

价格:¥128.0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28011

编辑推荐:

《瞬间的触觉》论述了王瑶很多关于摄影的体会及感悟,比如“摄影记录什么?摄影记录的样式?摄影如何更好记录.”很多关于摄影升华后的感想。王瑶想要找寻一种自己独特的摄影表达方式,在纪实和诗意的风格中找寻平衡点。她认为摄影人应具备综合素养、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审美情怀。《瞬间的触觉》同时还旁征博引了许多摄影大家有关摄影的理论观点,使《瞬间的触觉》更具可读性与收藏性。

 

“瞬间的触觉”新书推荐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王瑶是一名优秀的摄影家,她曾先后获得过国内外多个新闻类和新闻摄影类的最高奖项:世界新闻摄影(WPP)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等等。

她在工作中曾先后到访过十余个国家,拍摄了大量触动心灵的瞬间。本书正是她的一本随笔。讲述了她在二十余年的职业生涯和拍摄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她在书中阐述了 “特定性的瞬间”和“瞬间的触觉”的观点。作者将记录特定环境、特定时间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物象的影像称之为“特定性瞬间”。而瞬间的触觉则是是刹那之间的灵感和应激状态的爆发,反映出摄影人的敏锐度。

她想要找寻一种自己独特的摄影表达方式,在纪实和诗意的风格中找寻平衡点。她还谈到了摄影人应具备的综合素养、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审美情怀。作者还把摄影融入到当今“互联网+”的背景下,谈到了她对于影像的展示与传播的思考。作者还对中国摄影人提出在继承创新中多出精品力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摄影体系,更好地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国优秀文化的期待。

她的每一篇随笔都用诗意的笔触去回想她在行走和拍摄过程中的想法和脑海中闪现的瞬间感触,她在寻找每一个国家和人民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作者的影像和文字都饱含着一名艺术家对生活的真挚情感和艺术的灵感。


作者介绍:

王瑶,现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分党组书记。曾任:新华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1992 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1999 年入选荷兰乔普? 斯瓦特世界新闻摄影大师班;2002 年—2003 年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作访问学者;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荷赛”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曾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美国、巴西等国博物馆及个人收藏。在中国美术馆、台湾红馆举办“粉墨人生”个人摄影作品展;出版《中国故事》、《后911》、《看不见的京剧》、《当代中国——库布其》、《当代中国——哈尔滨之春》、《家园》等个人摄影作品集和主编《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史(1978—2008)》等著作。

 

目录:

39 第1 章 同一雪橇上的痛苦与欢乐

《家园·俄罗斯》拍摄随笔

57 第2 章 灾难无法忘却,生活还得继续

《家园·美国》拍摄随笔

79 第3 章 一个孤独者的前行

《家园·古巴》拍摄随笔

93 第4 章 古老金字塔与碧绿仙人掌之间的穿越

《家园·墨西哥》拍摄随笔

111 第5 章 印第安文明的诗意化现实

《家园·秘鲁》拍摄随笔

131 第6 章 影像中的魔幻瞬间

《家园·哥伦比亚》拍摄随笔

147 第7 章 从流动的世界中寻找美

《家园·印度》拍摄随笔

159第8 章 雪野上前行的女人

《家园·伊朗》拍摄随笔

181第9 章 家园小天地大

《家园·以色列》拍摄随笔

201第10 章 古老的城邦引领着现代时尚

《家园·意大利》拍摄随笔

215第11章 “ 日落之地”的光影色彩

《家园·摩洛哥》拍摄随笔

237第12 章 爱琴海畔浪漫的诗情画意

《家园·希腊》拍摄随笔

263第13 章 金字塔与尼罗河畔的家园

《家园·埃及》拍摄随笔

283第14 章 贫困阻隔不住生活的多彩

《家园·巴中》拍摄随笔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