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艺术人物|奈良美智漫谈创作,龚心瀚贾树枚摄影山河

原标题:一周艺术人物|奈良美智漫谈创作,龚心瀚贾树枚摄影山河

日本当代艺术家奈良美智的中文新书 《奈良美智:始于空无一物的世界》近日出版,他在回顾创作生涯时说:“走上这条持续创作的道路,于我而言是一种生活方式。我的人生,一直伴随着对自由的渴求与讴歌。 ”

在上海,资深新闻工作者龚心瀚、贾树枚举办展览,以70件摄影呈现“江山如此多娇”。越南艺术家黎潮典的个展描绘了湄公河三角洲的生命兴衰。英国约克郡雕塑公园将迎新馆长克莱尔·李利。专注城市写作的btr在新出版的小说《上海胶囊》中,让艺术涌入都市现实。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日本当代艺术家奈良美智

中文新书出版:贪恋自由绘画的每一日

奈良美智

今年3月,日本艺术家奈良美智的中国首次个展将在上海举办。近日,新书《奈良美智:始于空无一物的世界》由浦睿文化联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奈良美智:始于空无一物的世界》【日】奈良美智/著 袁璟、唐诗/译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2年1月

奈良美智的作品源自内心深处“空无一物被白雪覆盖的世界”。童年记忆、音乐、文学、在德国求学和生活的时光(1988-2000)、对自我的探索、来自欧洲和日本的当代艺术等都是他的灵感来源。书中,奈良美智回顾了自己的创作生涯。

奈良美智,1959年12月生于日本青森县弘前市。度过喜欢摇滚乐、喜欢格斗技、非常喜欢画画的少年时代后,他在偶然的机会下参加裸体素描课,决定要以“画画”为生。在爱知县立艺术大学毕业后,前往德国杜塞尔多夫的艺术学院留学。在欧洲、亚洲、美国等地发表作品。

新书由自传《半生》、从七个角度(成长经历、美术、音乐、文学与电影、陶艺、旅行、与他人的联系)展开的深入访谈、近年展览、摄影作品、年表等内容组成,还收录了其生活照、经典及最新作品。

在书的《自序》中,奈良美智写道:“我啊……仅仅因为喜欢画画,即使年龄已逾30,依然在美术学校念书。我不满足于日本学校的教育,远赴德国留学。从德国的学校毕业时,我都快35岁了。我不是在逃避现实、逃避步入社会,我只是贪恋能够自由绘画的每一日。现在,这本记录着我半辈子的书在中国出版了。这些年来并没有抱持着什么目的或人生目标的我,应该对这本书的读者说些什么呢?我从未将画画这件事当作谋生手段,也从未将它看作我的职业。没错,走上这条持续创作的道路,于我而言并非职业选择,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我的人生,一直伴随着对自由的渴求与讴歌。” (整理/畹町)

上海 | 资深新闻工作者龚心瀚、贾树枚

70幅摄影呈现“江山如此多娇”

龚心瀚

贾树枚

年已八旬的龚心瀚和贾树枚是两位资深新闻出版宣传文化工作者,也是摄影爱好者,他们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拍摄了大量摄影作品。

1月22日,他们联袂推出70幅摄影作品,在上海中国书法院北外滩艺术馆举办“江山如此多娇——龚心瀚、贾树枚摄影作品展”。

摄影展围绕“江山如此多娇”的主题,挑选展出了他们创作的70幅摄影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可以领略神州大地的锦绣色彩和世界各地的美丽风光,一些人文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文化内涵。龚心瀚、贾树枚参加过多次摄影展,先后出版《龚心瀚书法摄影作品集》、《贾树枚环球行摄影散文集》,两位新闻界老领导又将其多年摄影精品奉献给爱好艺术的朋友,让大家在他俩的镜头中感受江山如此多娇、品味山水风光皆有情。

龚心瀚《大雪压青松(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摄影

龚心瀚 《凤凰岛(海南三亚)》 摄影

龚心瀚生于1940年,1964年7月从复旦大学新闻学系毕业后进入解放日报社工作。1983年7月起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1993年4月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同时兼任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龚心瀚退休后笔耕不辍,在多地举办个人摄影展及书法展,并参与指导《百年巨匠》等百集人物传记纪录片的拍摄制作。

贾树枚1941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滨州市。曾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常务副主席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上海市记者协会) 主席。

贾树枚《春到上海》 摄影

贾树枚 《豫园金秋(上海)》摄影

展览现场,右二为中国作协党组原书记、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金炳华

中国作协党组原书记、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金炳华在开幕讲话时说:“龚心瀚、贾树枚两位同志长期致力于全国和上海新闻出版文化事业,并作出积极贡献。他们是新中国复旦大学培养的第一批新闻专业的佼佼者,陈望道、夏征农是这里的前辈。这次展出的摄影作品是他们热爱生活,热爱新时代的反映,并具备较高的摄影水准,显示了‘一支笔’‘一台相机’的基础功力。”(文/李梅)

英国 | 策展人克莱尔·李利

被任命为英国约克郡雕塑公园新馆长

克莱尔·李利

日前,克莱尔·李利(Clare Lilley)被任命为英国约克郡雕塑公园的新任馆长,她将于今年3月接任开馆馆长彼得·默里(Peter Murray),后者从1977年公园开放以来已担任馆长45年。

克莱尔·李利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艺术史专业,在策划公共雕塑展方面有丰富经验。此前,克莱尔·李利曾任雕塑公园项目总监,为达米安·赫斯特、诗琳·娜夏特(Shirin Neshat)、KAWS等艺术家策划过个展。目前,她正在筹划已故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印第安纳的首个大型英国雕塑展。展览将“探索印第安纳作品中微妙的特质以及他对于美国梦黑暗面的认知,接受与爱是贯穿印第安纳作品的主题,这些主题在今天仍然应景”,约克郡雕塑公园的声明中写道。

约克郡雕塑公园

“我们都面对新冠疫情所带来的环境与社会挑战,我相信约克郡雕塑公园出色的团队、董事和赞助者们能够很好地应对未来的危机,我也很开心有机会让雕塑公园变得更有活力和韧性。”克莱尔·李利说道。

目前,约克郡雕塑公园展出的包括英国艺术家安妮·莫里斯(Annie Morris)的雕塑和挂毯展“当快乐的事物降临”,以及雷切尔·尼博内(Rachel Kneebone)的“399天”。(文/钱雪儿)

上海 | 越南艺术家黎潮典

从个体到社会,个展描绘湄公河三角洲生命兴衰

黎潮典

日前,越南艺术家黎潮典(Lê Triều Điển,1943年出生)个展“记忆的边缘”在上海举行。此次展出的近二十件作品均创作于2020—2021年,艺术家通过描绘湄公河三角洲生命的兴衰,梳理了自己的回忆、近期的思绪与情感,从自我出发探索个体存在中包含的社会和文化属性。

“我在湄公河三角洲出生长大,这片土地融合了许多文化:真腊(Chân Lạp)、占族(Chăm)、高棉(Khmer)、华族(Hoa)和越族(Việt)等。战争、开垦、开放土地、建立村庄、建造佛塔、每个地区和民族的生活场所的痕迹都浓缩在记忆的每一笔中。”黎潮典介绍道。他的“记忆”既包含了对其个人成长经历的回顾,更渗透了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文化记忆”。黎潮典的叙述手法融合了渗透于越南日常生活的各民族和宗教的图像、纹样和古文字等,在层次丰富的抽象表达中传递情感。

“记忆的边缘”展览现场,杜梦堂(上海)

在《湄公河》系列中,艺术家将自身的感受与湄公河三角洲的历史变迁与社会生活相连。充满冲积物的河水一路流经山脉、湖泊、田野,延续着领域内的许多文化和族群。作品背景中交织的蓝绿紫与红棕黄色块如同三角洲地区晨曦交替、四季变换的缩影。奇特的图形和符号则集合了随处可见的船只和头戴笠帽的撑船人、以河道为界的稻田与果园,人头攒动的浮动市场、佛教寺庙和依附于河岸的住宅。(整理/钱雪儿)

作家、当代艺术创作者btr

小说《上海胶囊》出版:艺术涌入都市现实

btr在“澎湃下午茶”现场。刘懿琛 图

展览可以成为小说,在现实空间创设虚构的情境;小说亦可以成为纸上的展览,将虚构成分织入真实的生活。

近日,理想国联合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了btr的小说《上海胶囊》。如同为一个博物馆收集物品,btr在他的小说中观看、想象、游荡,又总在那些顿悟的时刻,狡黠地滑向另一个空间。艺术介入人与世界之间,19篇故事犹如19个虚实映照的镜厅,19段虚实互涉的旅行,为这个时代的都市生活保存下充满迷思的奇妙胶囊。

《上海胶囊》 btr 著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年1月

Btr出生并生活在上海,是一位多栖的创作者,他写小说、翻译小说、编杂志、拍照片、画画、策展,评论当代艺术、文学和电影,出版有《上海:城市生活笔记》《迷走·神经》《迷你》等作,译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萨奇《残酷极简思维》、扎克·罗克《故事博物馆》等,曾担任大声展文学单元及朱浩摄影展“就像电影一样”策展人。

作家孙甘露评价,“btr是一个亚洲城市观察者。街道上的一切,从乱七八糟的电线到脏兮兮的垃圾箱,从楼宇间的一道天光到墙角的一张废纸,都被他的沉思所涉及,从而显得诗意盎然而又歧义丛生;他在所有的地方都发现了亚洲,或者他在所有的地方都揭示了一种亚洲式的知觉。一种广大的地方性,一种自我超越的日常性。”

书中的19个故事包括赤鱲角之夜、上海胶囊、奇遇和夜迷宫。在btr笔下,读者可以期待在某个地方,艺术突然涌入现实,将其改变。(整理/畹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