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在线-中国互联网品牌50强

设想摄影评选

2006-4-6 16:54| 发布者:| 查看:1915| 评论:0|原作者:柴 选

   据有人统计,目前全国每年有约400个各类摄影比赛,平均每天1.09个。在笔者看来,这个数字很保守,每年粉墨登场的各类影展影赛应在千次以上。这么繁荣的景象,恢宏的气势,在各艺术门类里也可算作翘楚。无论是探索评选机制改革的组织者,还是为一张照片争得面红耳赤的评委们,无论是寄希望于获奖而扬名立万的摄影人,还是那些自以为评选不公而不愿参赛者,所有人的心愿都是让评选这一摄影活动中的重要一环更公正。有人将摄影评选的问题上升到“整顿‘评风’”的高度,我们不妨参考其他艺术门类,对摄影评选的改革与发展做一大胆设想。
为分类定个“国标”
    我们的摄影评选从不分类到分类,从简单地划分专业、业余,到按题材粗分为风光、新闻、军事、科技、体育等,再到先分成艺术、纪录、商业3类,然后按类细分,一直努力“与国际接轨”,目前“与国外一些影展在形式上已经很相似”(中国青年报记者晋永权语)。
    但是,世界上很少有像中国这样从“国展”而“省展”、“市展”、“县展”,有那么多综合性摄影展,且分类标准五花八门。比如,某地部队的摄影创作比较活跃,评选时便将“军事类”单设一类,另一地体育摄影水平高且赛事较多,就有可能将“体育类”单分出来。不同的分类标准导致各地评出的奖项没可比性,也无法衔接,最后还得重新在“国展”这个大舞台上竞技。
    如果我们的相关部门能从宏观上把握,征求摄影理论家、摄影家和专业研究人员等各界意见,在调研的基础上,参考国外的分类标准和方法,对摄影本体进行系统化、简明的分类,提出一个较为科学的方案,作为各级各类综合性影展分类的参照标准,既可避免单位、部门决策的不完善,也可以提高其学术性,起码不会让参赛者对每届都变来变去的分类摸不着头脑。同理,单纯的新闻摄影、艺术摄影、民俗摄影等评选都可以有约定俗成的专业分类参考标准。这些需要业内权威人士和有关机构做大量工作。
别设高额奖金
    评委们都承认评选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加之高额奖金的诱惑,成千上万摄影人热情高涨,踊跃参赛,想在评委的眼皮下搏一搏,也就不奇怪了,或许真能撞个金奖,一本万利。
    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明里暗里无形之手的操纵让一些摄影大奖引发争议。于是,有主办者煞费苦心地宣称,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如果大赛头奖被本地作者获得,组委会将再设一个大奖以奖励外地作者。我们注意到,其前提是大赛头奖被本地作者获得,而这几乎是肯定的——补设的大奖只能算是给外地作者的安慰。同时,高额奖金让摄影界浮躁之气蔓延,不少摄影人都把目光盯在了比赛和评奖上,拿得出手的一张照片常常一投就是几十家,认真拍摄、潜心创作的积极性大大减弱,这并不是好现象。
    假如有朝一日,所有的影展影赛主办者都宣布,不再设立奖金,只颁发证书,产生的结果可能有三:一是评选变成爱好者或摄影组织的纯粹的学习、交流和娱乐;二是大多摄影人不再博彩似地参赛,而是全心全意向图片市场要效益;三是摄影界的赞助商大为减少,更多的是专业厂商。如此,谁的负担都轻了,也许是件好事。
让电脑全面介入
    广东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胡培烈在一次网上摄影大赛结束后回答广州视窗网记者提问时说:“希望通过类似的活动能够让电脑和摄影的结合深入人心,让摄影的发展与时俱进,不要落后于时代。”由此可见,IT业与摄影业的相融是全方位的,摄影评选也不例外。
    现阶段的专家们认为,传统的投子加评议仍是影赛评选的主要方法,比使用电脑更具可操作性。可能他们拘泥于对电脑技术的掌握,但已有学者提出:“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评选,较之传统的手工投子方式更加简便,不仅降低了评委的工作强度,也使评选更趋科学、公正。每位评委一台电脑,再有一台数码摄像机,参赛作品依次用摄像机拍摄,用较快的速度在评委的电脑中播放。评委按键来决定对每幅作品的选取与淘汰,这样评委之间既没有干扰,也节省了许多时间。”(引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殷强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座谈会上的发言)
    殷强先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摄影评选的理想状态,其实一些较大规模的评选,包括人民摄影报新闻摄影作品评选在内都对此做了许多有益探索。电脑评选的技术很简单,只是将投子换成投票和电子打分而已,评委的争鸣和议论仍可进行,能不能实行,关键要看摄影人的观念可否转过这个弯。 [FS:PAGE]
给创新者一个机会
    电影界、文学界都设有“新人奖”、“新作奖”,为什么我们的摄影评选就不能给那些具有前卫观念和探索精神的照片一个获奖机会?哪怕评委们在评金、银、铜奖时通不过,也可设个“最佳创意”、“新人新作”之类的奖给他,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有创新的作品问世。
    鼓励创新和个性应该是摄影评选的一项重要任务,否则摄影界的进步将会很缓慢。有创新的摄影作品不可能十全十美,或许形式有欠缺,或许手法不精到,甚至视觉上给评委的感觉都是怪异的。但这类作品只要有机会在评选结束后面对公众,不被轻易打入冷宫,本身就体现了评选主办者和评委们兼容并蓄的学术态度。
    为中国摄影的长远发展计,评委们不妨每次都给那些前卫的、非主流的摄影作品一些机会,中国摄影界也未必不会出现年轻的大师级人物,一如电影界的贾樟柯、张杨。 
评委库的可行性
    有一种流行的建议是将所有具备评委资格的摄影界人士收入专门的数据库,评选时从中随机抽取,理由是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评选中的不正之风。
这样的策略尽管避免了官员和商界人士进入评委班子,但也会排除相通的艺术门类如美术界的专家们,使摄影易限入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也许可以实行这样的办法:将评委按艺术摄影、新闻纪实摄影、商业摄影3类分别建库,既可避免抽出的评委是外行,也可让评委们触类旁通地提出新见解。
层层监督求公正
    有人说摄影评选要“三公”,即公平、公正、公开,前两者且不说,公开肯定做不到。即使可以公开,是对参赛者公开,还是对全国观众公开?要想做到这两点,只能搞现场电视直播,或请所有参赛者在体育场内公开评选,鉴于成本太高,恐怕难以实现。摄影评选目前公开的项目只有评选结果和文字表述的评选过程。
    为保证公平与公正,摄影界也想了不少监督评选的办法:有的提出,将评选现场设在体育馆里,向新闻界和参赛者开放,让大家目击全过程;有人建议,在评选现场设立监审组,当场代表参赛者提出意见,请评委回答和咨询;有的提议请公证机关公证;还有些评选设立观察员,监督评选过程和参赛作品的质量;其他建议还有向更多的媒体开放评选、请部分观众作为评委与专家一同打分评选并进行比较……措施不一而足,若能综合运用,评选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肯定会有所提高。
    淡化名利观念
    中国摄影评奖的附加成分太多,造成众多摄影人都往这根独木桥上挤的现状,评选便有了生存空间。如果没有那些升工资、晋职称甚至分房子的诱惑,摄影评奖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火。况且,摄影评奖中的实惠并不是每个参加者都能得到,而且会随着摄影业的发展越来越少。
    我们的一些摄影媒体把每次评奖都写得如火如荼,对那些一朝获奖便名扬天下者的宣传更是不惜笔墨,是否也误导了一批摄影人将评选的名利看得很重呢?
一位摄影界知名人士在文章中说:“评选在摄影领域的地位并不多么显赫,至多是几个有权势、有资历、有水平的人的参差标准的综合。”有志于摄影事业的人只会把评奖当作检验自己能力的一项标准,处之淡然。何况费尽心思获奖得到的声誉与利益并不会多于你的付出,也远远少于一组在社会上引起反响的照片或是一张得到商家青睐的照片所带来的收益。
    其实,诸多文艺评奖都是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文艺评奖的机制问题是经济体制转变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借鉴、交流和探索,将摄影界乃至整个文艺界的评奖推向更公平、公正、公开的境地。
2002年8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