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杂说“摄影人拍摄影人”

2006-4-6 17:24| 发布者:| 查看:1738| 评论:0|原作者: 柴选

    以摄影人为主体的照片,不敢说司空见惯,至少为数甚众:每次影展、影赛总有几幅一堆长枪短炮围着美女频频闪光的场景;见诸报端的拍群体摄影场面、拍相机林立气势的照片更多,就连每年全国和地方的“两会”及一些热点事件报道,也总有摄影记者席地发稿、一堆白“炮筒”瞄准主席台等典型瞬间产生;至于介绍摄影界知名人物的文章配图之类,大多得让主人公穿上摄影背心,胸前至少挂两部相机,摆个工作现场的POSS,比及广告版那些宣传照片上大老板们打电话的模样也不差。
    本来,摄影人工作、生活中确有一些经典瞬间值得抓取,巧妙借助于相机等“道具”为照片添彩也未尝不可。此类佳作如1998年抗洪期间以当时的南方都市报摄影记者王景春为主体拍摄的《我是记者》,以及今年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北京晚报张风拍摄的一位同行镜头中映照的人民大会堂全景(刊载于中国摄影报)等,都能令人眼前一亮。但更多“摄影人拍摄影人”的作品则年年都是老一套,回回都是旧模样,看多了、看久了自然觉得无味。一位知名摄影家在一次摄影评选中,针对那些摄影记者拍同行的新闻照片说,他遇到的好几位外国同行都在问:中国的摄影记者为什么那么喜欢拍摄影记者?
    “摄影人拍摄影人”大多在集体摄影活动或群体采访中,被摄对象较少或内容较单调,摄影人相对较多。“摄影人拍摄影人”的想法大约缘于以下几类: 
    一是不得已而为之。您想想,好多比赛、展演就那么大点的T型台,两三个模特,正面围满了摄影人,连让镜头插空的地儿都不好找,还不如到对面,以模特为前景,把摄影人镜头后的千姿百态拍下来,总比拍不上强。
    二是独出心裁。在大多拍摄者选取角度、构图取景相差无几时,若能将摄影人的情态收入镜头,肯定会比千篇一律跟着大家拍要出彩,在同题摄影比赛中也更易获奖。
    三是程式化运作。这样的作品在大型活动的摄影采访中更易出现。一项活动的成功与否,参与报道的记者人数和其表现是各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于是,谁也不忘拍些整齐的镜头群或摄影记者的特写,以免有漏稿之嫌。
    四是凭直觉拍摄。摄影人对自己的生活了如指掌,自拍并不是人人都能拍好,于是,将自己体味的摄影人的酸甜苦辣用同行的行动表现出来,既拍事实,又展心绪。
    “摄影人拍摄影人”的作品公之于众,观者如何看待,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大家是否会认为摄影人如同文人相捧般,懒得寻找或挖掘题材,只是一味互相拍摄以娱己兼娱人呢?是否会认为摄影圈还有些封闭、自恋呢?单就“摄影人拍摄影人”的作品来说,产量与日俱增却大多乏善可陈,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就是一种投机取巧。
    其实,在拍摄摄影人之外,众多的题材和领域需要摄影人去表现,值得摄影人拍摄。只要稍动脑筋,摄影者新的构思就会出炉,摄影人的视野也会开阔,通过实践更会产生对摄影艺术的新见解。即便老题材,也可拍出新意来——拍摄影人自身的想法和做法自然大为减少。
    我们也可反过来思考,既然摄影人可以拍科学院院士、拍国内外政要、拍文艺界名人,为什么没人愿为摄影名宿们拍一套类似的专题呢?——思想和功夫不到位当然出不了“摄影人拍摄影人”的经典之作。
 
2003年7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