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本分析实例之二:解读《万卡》

2007-11-15 10:46| 发布者:| 查看:6000| 评论:0

契诃夫的小说《万卡》看起来朴实无华,平平淡淡,但读后却很难忘怀,其感人的内在力量难以抗拒。这是一篇典型的传统上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若按照以往的分析,必又先分析当年俄罗斯社会的时代背景,继而分析作者生平、思想背景,最后分析小说的人物性格、主题思想以及艺术特色等。这种分析方法的一个最大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将小说文本看成是“透明”的了,即所谓“镜子说”,从而忽视了小说的“文本性”。如说《万卡》是当时俄罗斯社会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一面镜子,是什么什么的真实反映,等等,不一而足。

一封发给读者的求救信

——解读《万卡》

  

一、小说不是“镜子”

 

契诃夫的小说《万卡》看起来朴实无华,平平淡淡,但读后却很难忘怀,其感人的内在力量难以抗拒。这是一篇典型的传统上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之作,若按照以往的分析,必又先分析当年俄罗斯社会的时代背景,继而分析作者生平、思想背景,最后分析小说的人物性格、主题思想以及艺术特色等。这种分析方法的一个最大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将小说文本看成是“透明”的了,即所谓“镜子说”,从而忽视了小说的“文本性”。如说《万卡》是当时俄罗斯社会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一面镜子,是什么什么的真实反映,等等,不一而足。

 

二、故事由谁来说

 

我们姑不论万卡的故事“真实”与否,且看同样是这个故事,如果不是以现在的这种形式写出来,而是用一种平铺直叙的笔法写出,那就会成为一篇有关童工生活的报道。如果写得形象生动,“细节”感人,深具“文学性”的话,那也会是一篇比现在长得的小说,而绝不会如此精练。把万卡的故事纳入万卡所写的信中加以叙述(放到了“次故事层”),则将这一本来有些散漫的故事“戏剧化”了。叙述行为本身成为了小说主人公(万卡)所采取的行动,而且,一般由叙述者代言的叙述话语,也进而成为由万卡自己在信中写出的“直接引语”了。

然而《万卡》又并不是一篇所谓的书信体小说,主人公万卡的行为、心理等,仍是由第三人称的故事外叙述者来讲述的。这样就构成了间接与直接两种话语方式以及不同的叙述语调。这样做又有什么作用呢?现在让我们看看如果把《万卡》变成一篇完全由第一人称万卡叙述的纯书信体小说,会发生怎样的情况。我们知道,万卡只是一个年仅9岁的男孩,他的叙述势必受到极大的限制,就算他能把自己的遭遇(挨打、挨饿、受气等)勉强地说出来,也根本不可能把他爷爷的情况以及他往日与爷爷在一起时的生活场景一一展现出来。到头来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现在的万卡,而会是一封蹩脚的莫名其妙的小孩的来信。——如果作者一定要让万卡讲出这些的话,则我们便会对其作为一个9岁男孩的身份感到怀疑,感到小说写得不够“真实”。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所采取的这样一种叙述角度与叙述姿态,乃是煞费苦心的,而绝不是自然而然的,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来写“生活”的。作者写得“真实”或“不真实”,主要地取决于小说“修辞”上的考虑。如前面所假设的,第三人称叙述者退出,完全由万卡担任叙述者,就会损害小说的“真实感”。而完全由第三人称叙述者代言,不仅会导致故事松散,徒费笔墨,而且也会在某种程度上显得失真。

还有一点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小说最为精妙也是最为感人的一笔——万卡的这封注定无法寄出的地址不详的信,与万卡寄出信后盼望逃出苦海的甜梦,所形成的对应的效果——也就无从实现了。

 

三、“真实感”的营造

 

说到底,现实主义小说所能做到的,并不是什么“真实性”的问题,而是一种对“真实感”的营造。现在就仍我们具体地来分析这篇小说。

这篇小说实际上是由两种话语组成的,第一种话语是小说的叙述者,他显然是一个成年人,对故事有着更全面的把握和更深层的了解。他没有参与故事,但却对万卡充满着同情和关切。他也并不是整个故事的讲述者,而是于不经意间,不失时机地补充着万卡的信中所无法全部容纳的内容。就有点像是电影中的画外音,讲述和提示着画面所难于表现的内容。这样,叙述者就营造了一种幻觉,一种似乎是建立在他所讲述的话语之上的某种真实存在。小说的话语也由此而显得层次分明了。[FS:PAGE]

第二种话语,也就是万卡所写的信中的话,由于是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出现的,所以也就更加地给人以“真实感”。为了维持这种“真实感”,此一话语的口吻以及知识水平,被严格地限定在了一个9岁男孩的年龄段上。他不可能知道得更多,也不可能理解得更多。因为他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所以他的视角也是被严格限制了的。这就更加地使人相信,所有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了。一个9岁男孩所不能讲或讲不清的事,自然要由成年口吻的叙述者来代述。但由于万卡自身“声音”的存在和如此逼真,人们也就不会对此产生任何怀疑了。这篇小说所营造出的“真实感”,其关键之处,正在于这种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在不同的故事层次之间巧妙的、互补的、不著痕迹的对话关系。有关万卡的整个故事,可以说正是由这种对话建立起来的。

 

四、多维的故事与时间

 

在这样一篇十分短小的小说里面,我们却可以发现,万卡的故事实际上是多重的,在时间上又是多维的,在叙述上更是多层的。故事虽小但其构造却一点也不简单。

一般来说,故事都是沿线性,从过去到现在,再向着未来而发生及发展的,是不同事件按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的人为的连接1。小说中的故事,一般都是取其时间段中的一段或几段,尤其是短篇小说,就更是如此。然而在这篇小说中,却既有属于“过去”的故事,也有属于“现在”的故事,甚至更有指向未来的梦境。这实在是非常有趣的,这篇看似朴实无华的小说,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在关于过去的故事里,在时间上又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有关万卡祖父以及万卡与祖父一起快乐生活的。这部分故事实际上是由成年叙述者来讲述的。是以万卡的回忆的形式出现的,遵循的是所谓的“心理时间”,而非严格的线性时间,因此这部分故事,也就有着某种飘忽、朦胧以及幻想的成分在内。从表面上看,这是对所谓往日“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另外也是万卡写这封信的动力来源(希望祖父把他接走,回到往日的生活)。于是这种往日的美好生活,与万卡现实中的苦难就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然而千万不要相信这种对比,因为这恰恰是小说的反讽之处,当然也正是高明之处。一个九岁男孩想象中的“美好生活”,难道真的如此“美好”吗?对于一个成年的读者来说,这是不言自明的——如果往日真的“美好”,祖父就不会送他来这受苦了。他的祖父只是一个年迈了的地主家的守夜人,虽然生性乐观、诙谐,然而境遇可想而知。他根本不具备抚养和保护万卡的能力。万卡心中的“美好”,恰恰是这个九岁男孩还无法理解的苦难。他的希望之所,也正是他的绝望之处。这也正是万卡故事深层的悲哀所在。

另一个是有关万卡悲惨的童工生涯的,有着线性的时间标示,如小说中的“昨天我……”。由于这才是万卡整个故事的主部,所以特别地需要逼真,于是这部分故事便由万卡在信中以稚气的口吻讲出,听之令人动容。

此篇小说能成功地营造一种逼真感的奥秘所在,更在于这两部分故事之间的关系上。应该说,由成年叙述者代述的第一层里的故事,无论如何也是很难达到逼真的;而由万卡信中写出的“次故事层”里的故事,又很难是完整的,明晰的。然而,这篇小说高明之处在于,把这两个层次里的故事以一种反讽的关系了起来,这样一来,第一部分的某种“不真实”反而显得“更真实”,更符合一个九岁男孩的想象,以及更能打动“知情的”成年读者的了。两种话语间的配合,是如此地巧妙,诚可谓天衣无缝。

再看第一层里“现在”的故事,它讲的是一个九岁男孩万卡,在圣诞节前夜,给他的祖父写信并寄信的过程。这个故事实际上给整个万卡故事提纲了一个叙述框架。它仍是由那个成年的叙述者来叙述的,但与讲祖父故事不同的是,叙述者已不再是为万卡代述,而是以一种“客观”的旁观者的声音来“描写”,这样,从一个叙述者的声音中,便又分出了不同的语调。另外,在这个“现在”的故事里,我们还需要注意这样几点:[FS:PAGE]

1、  把故事时间选在圣诞节前夜,这是意味深长的。从故事本身来看,似乎是只有在这时(“老板夫妇和师傅们出外去做晨祷以后”),万卡才有时间和可能写信,这样看上去更“真实”些。然而选择这一时间的深层意义,还远不止此。在有基督教文化背景(俄罗斯为东正教)的国家里,圣诞前夜这一特定的时刻,无疑是有着丰富含义的。万卡的写信,其实也正是一种祈祷,往日的“美好生活”,很容易地仍我们想到所谓的“乐园”,而祖父则令人联想起快乐的圣诞老人。然而,正如故事本身所暗示的那样,可怜的万卡注定是不会得救的,圣诞老人也是注定不会降临的。于是这个故事也就具有了深刻的反讽的性质。

2、  这个故事是自我颠覆性的,即万卡所写的信,是注定无法发出的。在这里,写信这一求救行为的紧迫性与行为本身的无效性,形成了一种令人痛心的对比。然而成年叙述者却始终没有直接言及万卡行为的无效性,在这里,叙述者显然是与“理想读者”具有相同知识水平的,是与“理想读者”具有同等的知情程度的,而不知情者,恰恰是故事的主人公——可怜的万卡。

3、  小说的结尾,由“现在”而指向了未来。这是一个小万卡梦中的虚幻的未来。这未来小说叙述者与读者所知道的未来截然相反。值得注意的是,这万卡梦中的美好未来与万卡回忆中的美好过去,是相互呼应着的,在这里,与一个不谙世事的九岁男孩的天真相对应的,是世道人心的险恶。

 

五、信发给了谁?

 

作为读者我们知道,万卡的信是不可能寄到他祖父手里的。而小说中的万卡对此是不清楚的,万卡的祖父也是不知道的。只有小说的叙述者应该是知道的,但他是一个故事外的叙述者,既不参与故事,更不发表多余的评论。

此外,我们还可以假设,即使万卡的祖父真的能够收到来信,他仍缺少能力去拯救万卡。关于这点,叙述者更是三缄其口,完全需要读者自己去加以分析了。可以说,对于这篇小说的“理想读者”而言,他能够凭借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分析能力,比小说中的人物知道更多的事情。那么谁将是最后收到万卡这封信的人呢?肯定不会是他的祖父,也不会是别的什么人,而只能是我们读者。我们不仅知道了这封信的内容,而且知道了其背景,知道了其背后的故事。那么实际上,也只有我们才可能去解救万卡了。现代语言学研究告诉我们,话语是具有“述行性”的。从理论上说,一切小说都具有“述行语”的特点。2而我要说的是,《万卡》这篇小说尤其具有“述行”的特征,万卡寄给祖父的信,其实是发给读者的求救信,具有唤起读者情感乃至行动的作用。而这也正是作者想要达到的效果,作者成功了。

注释:

 

1、  按叙事学对故事的分析:“事件”构成“序列”,“序列”组成故事。参见里蒙·凯南著《叙事虚构作品》、热奈特著《叙事话语与新叙事话语》等书中的有关论述。

 2、  参见乔纳森·卡勒著《文学理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