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心亦是平常心

2008-5-22 12:18| 发布者:| 查看:1479| 评论:0|原作者: 藏 策|来自: 中国艺术报

 民间的力量让我看到了一个中国的“公共领域”的雏形,一个公民社会的起点。

 

.

.

爱心亦是平常心

.

,

  

.

. 。

四川地震的时候,我正在路上,没有感觉到。回家上网后才知道出了大事。一开始还没想到会这么严重,可随着来自灾区的报道的增多,我的心也越揪越紧了……

虽然我远离地震灾区,但我还是完全能够想象那里惨境。因为我是亲历过1976年天津那次大地震的,那次由唐山大地震而波及的天津地震同样非常凄惨,那年我才刚十几岁,地震后的景象给一个少年所留下的记忆,是终生难忘的。1976年,中国社会正处在“文革”的后期,即使没有地震,中国也已经是灾难深重的了,地震无疑是雪上加霜,是人祸之外再加天灾……

而这次的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情比当年的唐山大地震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复是当年的中国了,今天的中国经过了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了。我发现有关这次地震的新闻报道,是非常及时而且透明的,具有了更多的直击性。中国政府还第一次允许外国救援队赶赴灾区救灾,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开放的大国,在日益溶入国际社会的进程中所应有的姿态。我特别注意到,在这次的抗震救灾中,与总理的亲临一线指挥和举国上下及时有效的救援行动同步,各民间团体、志愿者团体也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据报道,一支由120人和60台挖掘机等大型工程机械组成的民间抢险突击队,从江苏、安徽日夜兼程,在48小时内即抵达了绵阳与北川一带并展开了大规模救灾行动……而组织和率领这支队伍的是企业家、慈善家陈光标。这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是根本不能想象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的国力与民力早已今非昔比,民间拥有越来越多的雄厚资源,而这些民间财富在汶川赈灾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为灾区提供额外的资金和物资。

我更注意到,严峻的灾情激发出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凝聚力和人性中的善端。在“色影无忌”网站上,我看到了这样一个帖子:

.

 今天很冲动,但是不后悔

.

     今天把手里的D60出了,揣着攒好的钱准备去五棵松把D200抱回来,路上1039在播放灾区实时情况,还号召捐款,公布了中华红十字总会的帐号。我老家湖北,母亲家四川,对四川还是很有感情的。开着开着车,路线发生了变化,没有再去五棵松,找到附近最近的工行,按照帐号电汇了5000元。回到家,两手空空,看着剩存的两个镜头,还没敢告诉媳妇,看来空有镜头的日子得过一段时间了。但是我不后悔,女儿在媳妇得怀里睡得正香,灾区的孩子又在哪里入睡,上帝保佑,阿门。 

.

“色影无忌”是一个著名的摄影网站,其中的网友大部分都是摄影发烧友。搞摄影的人都知道,摄影器材对于一个影友来说,就像是命根子呀!这位影友卖了自己入门级的尼康D60相机,本来是准备去升级为准专业级的尼康D200相机的,但当他在路上听到有关灾区的实时报道时,却将本打算用来升级摄影器材的5000元钱汇往了灾区……

这位影友其实只是千千万万个关注灾区的影友之中最最普通的一员,我之所以对他的这个帖子有着一种特别的感动,是因为我觉得这位影友的爱心非常朴素非常自然,完全就是出自一种平常心。“女儿在媳妇得怀里睡得正香,灾区的孩子又在哪里入睡……”多么朴素的想法,多么真挚的感情呀!我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

.

         昨天在色影无忌偶然看到这个帖子,着实地感动了!大家都知道,器材是影友的最爱,比什么都珍贵。而这位影友却能从最为简单而朴素的人道主义出发,把准备上器材的钱捐给了灾区……感动了,无语了…… 

.

这就是改革开放了的中国的真实故事,这就是今天的一个普通公民的道德水准。没有豪言壮语,没有虚饰套话,一切都是那样的真切自然。民间的力量让我看到了一个中国的“公共领域”的雏形,一个公民社会的起点。

[FS:PAGE]

祝福中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