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在线-中国互联网品牌50强

评题材抑或评照片,仍是个问题

2008-11-13 11:32| 发布者:| 查看:2871| 评论:0|原作者:柴 选

按:这是一篇写于2005年且一直未发表的文章.未发表倒不是因为有什么政治问题或者写得不好,唠叨起来恐怕是小孩子没娘,说来话长,太复杂.正如无数摄影大赛忽如一夜春风来般的变成了摄影大展一样,有些事情需要时间来检验和消磨.

    这里说的是首届华赛,但于新闻摄影的评选来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恐怕永远也扯不清.

首届华赛年度最佳照片奖作品《受伤的伊拉克儿童》 (伊拉克)法利斯·阿勒德利米 摄

窥“华赛”评选之“全豹”,探新闻摄影作品评价标准之“一斑”
评题材抑或评照片,仍是个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国外的普利策、荷赛,还是国内的中国新闻奖,其评选都像是一场擂台赛,不仅有众多优秀照片同台竞技,也有评委间的观点较量,而且,评委们的“思想斗争”直接决定着参评作品的命运和奖项归属。其实,评委们对有些大问题可是逢评必争,如“评照片”还是“评事件”,几乎成为每次新闻摄影比赛评委“拉锯战”的最热门话题,却十多年仍难有定论。在首届“华赛”评选中,便有多位中外资深评委唇枪舌剑。从他们的理念碰撞和个案分析中,我们或许可以发现评委们对这个老难题的解决策略,发现针对参评作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把握尺度,给参赛者一些启示,为学术研究者提供一点参考。

画面“先入”:“眼前一亮”与“过目难忘”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邓维在“华赛”评选过程中,多次向媒体直言不讳地强调自己的观点:好照片的标准——让人眼前一亮;经典照片的标准——让人过目难忘。这与业界流行的“一图胜千言”和“凭照片说话”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一位评委认为,体育新闻和文化艺术新闻类的摄影作品,评价标准相对简单,只要看画面好坏就行。翻阅“华赛”及其他一些新闻摄影比赛中此两类作品的力拔头筹者,你就会明白此言不虚,比如新西兰摄影记者镜头中的《运动魅影》正是凭着画面强烈的形式感在“华赛”和“荷赛”中双双获得高奖。
     另一幅双料得奖照片、法国人拍摄的《世界上最高的桥梁》同样也得益于照片表现出桥梁“腾云架雾”的雄姿。一些名不见经传的摄影爱好者和摄影记者能从名家云集的“华赛”参赛大军中脱颖而出,也多是因为作品有视觉上的新鲜感。
     蒋铎评委评价表现地铁建设等硬题材的中国获奖作品时认为,影像有了巨大进步,突破了平铺直叙的表现形式——据了解,此题材正出自专拍地铁建设的某摄影公司工作人员镜中。
     评选过半时,有评委说,“眼前一亮”的作品不少,但“过目难忘”的还未见——或许此言恰证明了新闻摄影作品单凭画面出彩,也难成为经典。

新闻“质疑”:从参评照片能看到什么
     什么是“新闻照片”,“新闻照片”的新闻体现在何处,每每成为评委们对具体参评作品进行争论的“标靶”。
     有一组参评作品,拍摄的是从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竞选途中的车窗里看到的风景,不少中国评委认为虽然色彩讲究,影调很好,但画面更像艺术照片,看不出跟克里有关的任何信息来。据此,美国《时代周刊》图片编辑玛丽安·戈伦评委打趣道:“是否能从画面上看出是在克里的车里拍的东照片,并不重要,但我们可以通过照片,感受到一种复杂微妙的情趣,至于照片的新闻背景,可以通过图片说明看到。”这组照片虽未获奖,但杂志编辑与报纸编辑、中外评委的个别观念冲突由此可见。
     戈伦曾在评选现场谦虚地说:“由于西方评委对中国参评照片的新闻内容不熟,如果某一事件对2004年的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请中国评委告知,我们也许会改变主意。”
     可遇此情况却由不得中方评委完全掌控,在体育新闻类,中国评委大多看好一幅国内多次获奖的奥运冠军刘翔冲刺的瞬间,认为这是中国体育界的大事件,获金奖也大有可能,但国外评委多并非觉得此事“非常重要”,此作仅获铜奖。法国昂热国际独家新闻节主席阿兰·勒布克评委幽默地说明了他不能给这幅照片以金奖的原因:“旁边失利的是法国人。”[FS:PAGE]
     在文化艺术类的评选中,中国评委颇看好由春节晚会一炮打响的《千手观音》题材照片,但最终获奖的却是傅拥军的《与幸存者对话》(见本报3月25日8版)。有工作人员幽默地说,可能这幅照片更像老外的风格吧。
     东西方文化、民族传统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多少都会成为评委们选票投票的因素。至于作者想表达的能否与评委们从照片中看到的达到一致,则要看作者的功力是否到位,评委们能否从事先了解的背景中去解读照片了。

标准“嬗变”:“影像——背景——影像”循环往复
     所有新闻摄影评选的第一轮投票,几乎都是画面打眼的照片才能“跳出来”,轮次越往后,评委关注和争论的重点就会逐渐从影像本身更多转向新闻事件和照片背景。新闻价值的大小,新闻事件的重要程度,往往会左右奖项归属。从几乎所有已经揭晓的全球新闻摄影评选中,我们不难发现,印度洋海啸、伊拉克战争、巴以冲突等题材的照片永远会占得先机。
     但要遇上同一题材的摄影作品,评委们则会自觉地以影像为准绳来衡量水平高下。担当华赛评委的《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国外评委特别强调影像,而且明确提出不能因为题材的重大而忽视了影像,影像是第一位的,再好的题材,影像如果有问题,他们也不会投票。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影像的因素占了上风。
     对于邱焰的作品《明日冠军》(见本报2月18日4版),有评委提出,同类题材已三次在“荷赛”中获奖,且此组照片画面与以前的获奖作品也有重复,但荷兰籍摄影家文森特·门泽尔评委则认为,这组照片的获奖不能简单地看题材的新闻性,还要从摄影的角度,尤其是从作者用心拍摄的角度看。
     但为数不多的全票通过的经济与科技新闻类组照金奖作品《昆虫研究》则是因为它将一个枯燥且难度很高的题材用成熟的镜头语言表现出来了,可以说是题材与影像的“双赢”。

结果“惊人”:对人的关注是共识
     在“年度最佳新闻照片”评选进行到“你死我活”境地之时,15位评委就三四幅作品的题材与影像两种因素争得不分伯仲之时,《人民日报》资深摄影记者蒋铎评委针对其中两幅备选作品,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好的照片最后大家都会认可,中外评委虽然观点有所不同,但在对人的关注这点上是一致的,印度洋海啸确实是影响世界的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与不断发生的伊拉克冲突相比,自然灾害具有不可抗拒性,无法预知,但针对战争,人们是可以做很多工作的,摄影记者也是。从影像上讲,每次评选的年度最佳照片也应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戈伦也非常同意蒋铎的观点,认为新闻摄影应该首先关注人,受伤的伊拉克儿童是战争中无辜的受害者。就连坚持己见的贺延光评委最终也被说服,认为摄影师可以通过影像来改变人们对战争的认识——最终,《受伤的伊拉克儿童》(见本报3月25日8版)登顶成功,获得“荷赛”年度最佳新闻照片的《海啸中悲痛的印度妇女》(见本报2月15日1版)遗憾落榜。
     “华赛”中,有两组慰安妇照片同时获不同类别金奖,在讨论此题材的敏感和表现方式的直露时,也有评委指出,他能从照片中读出“悲惨的美丽”。

     我们承认,评选本身有极大的偶然性,但来来回回评了许多年,新闻摄影界仍在为“影像”和“事件”的胶着状态无穷尽辨析着。有专家认为,新闻摄影作品评选,既不是“评新闻”,也不是“评摄影”,而是评如何用摄影这个媒介去表达新闻,此说固然有一定道理,可在实际操作中难以量化和具象。不知年复一年评选的中国新闻奖,及其从属的新闻摄影作品复评暨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等评选,又能在评委们的观念碰撞和选票“拉锯战”中评出什么新的碰撞……[FS:PAGE]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