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在线-中国互联网品牌50强

1978-2008:中国小说30年

2009-1-10 12:48| 发布者:| 查看:1789| 评论:0|原作者:藏 策

 这是我去年策划的一本重点书,由十几位著名学者、批评家共同完成,其中即有汪政、施战军、毕光明等资深的著名评论家,更有我的鲁院同学、新锐评论家冯希哲、李鲁平、王雪瑛等。我则写了书的前言以及“新世纪小说概论”和“新世纪中篇小说的发展”两章。

《1978-2008:中国小说30年》

 

藏  策

  。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30年。在这30年间,历史上几百年都没做成的事,却在这30年里做成了,这是个历史奇迹。亲历过这30年历史转折的人们,作为历史的见证人,应该是值得骄傲的,因为他们的人生经历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的前人都更丰富。

作为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的文学,与时代的发展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即时代造就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学,而文学反过来又反映了这个时代。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考察改革开放这30年来的文学轨迹,就是一件意义十分重大的事情了——一个不平凡的时代与这个时代里不平凡的文学。

检索这30年来的小说创作,我们会发现中国小说在这30年间的发展和变化,真可谓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新时期小说是从文革后的废墟中艰难起步的,虽然是划时代的,但仍带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烙印。因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端的现代小说话语资源,在经历了文革之后,已被污染殆尽,寻找新的话语资源成为了改革开放以后小说发展的第一要务,而这与整个改革开放时期对发展创新的迫切需求也是紧密呼应的。无论是小说的观念,还是小说的文体,也都是一变百变、一转百转的。在西方经历了近百年的小说演变,在中国则呈加速度进行——前现代、现代,直至后现代。回首整个漫长的中国文学史,好象还没有哪个时代的文学发展能如此的丰富多彩。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全面系统地输理这30年间中国小说的发展足迹,当是一个浩大繁复的工程,实在不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用这么一本书可以说得清楚的。尽管如此,作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我们还是有义务将我们所知道的有限的观察和研究发表出来,以尽抛砖引玉之责。

中国小说学会是一个以当代文学批评家与学院中研究当代文学的学者为主体的民间学术组织,在学术界、文学界以及社会上都有着非常广泛非常深远的影响。由中国小说学会发起并主持的“中国小说年度排行榜”,已经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参照系统,而由中国小说学会评选的小说奖,更是成为了今天文学届中的一个重要奖项,有着中国小说“学院奖”的美誉。本书的编写就是集中国小说学会多年来对中国当代小说观察研究的成果,并以一个更为学术的视角对中国小说30年发展道路的输理和分析。虽然我们的工作还仅仅是初步的、远称不上全面的,但我们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参与本书撰写的作者,大多是中国小说学会内的专家和学者,其中既有享誉文学界的著名批评家,更有大学中研究当代文学的资深学者,还有一些是近年来在文坛上初露锋芒的新锐批评家和年轻的博士。这是一个以中青年为主体的作者群,他们的文学观念在某种程度上说,所代表的正是文学的未来。

这本书从策划到编写直至结稿,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其中仓促和粗糙的地方是在所难免的,这一点是务求读者给予谅解的。另外,由于作者的人数较多,各自的观察视角、研究方法以及行文风格都不尽相同,对此我们也没有强行要求统一。但这也或许会给读者在阅读时造成某种不便,这一点也是需要读者给予理解的。

中国小说30年,其实是个说不尽的话题,引玉之砖,姑妄言之而已。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