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纪实“语法”的核心机密

2010-5-10 16:37| 发布者:| 查看:1556| 评论:0|原作者: 藏 策

人们一提起摄影语言,就以为仅仅是光影、构图、点线面,以至于被视为是与内容无关的技巧和形式。我在“超隐喻理论”的研究中发现,内容与形式其实是不可分的,内容的深层就是形式,形式的深层则是内容。我《超隐喻之思——一种修辞观的阐释》和《超隐喻与诗学》等文章中,对内容与形式的问题都做过详细的阐述。在我看来,所谓的摄影语言根本就不是光影、构图、点线面那么简单,摄影语言的核心机密在于影像的“语法”,而不仅仅是光影、构图、点线面之类构成影像语言的基本“材料”。

 

纪实摄影“语法”的核心机密是什么呢?我以前所说过的非主题内涵大于主题内涵,以及反修辞的修辞方式等,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一个“初哥”级发烧友的扫街片也可以是非主题内涵大于主题内涵以及反修辞的,但与摄影家的作品却有云泥之别,其间的差异在哪里,难道仅仅是技巧吗?肯定不是。于是我想到了文学理论中的“陌生化”和“有机论”。

 

“陌生化”是现代主义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的是文本形式的创新。但“陌生化”理论在文学界也很容易引起误解,以为一切标新立异的东西就都是好的,所以我在“超隐喻理论”中把这个概念发展了一下,提出了“解放语言”的观点,要言之也就是只有解放了语言的“陌生化”才是好的,而“驾御语言”的“陌生化”是玩弄技巧。而判别两者的标准是看语义有没有得到更新。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内容与形式的割裂和对立。不过把“陌生化”理论挪用到对纪实摄影的分析中来,还需要对这一概念做更大的改造,不仅要强调针对以往纪实摄影的“陌生化”,更要强调对拍摄对象(现实)的“陌生化”,在这点上其实更接近于布莱希特所谓的“间离效果”。

 

摄影绝不是照搬现实,即使是纪实摄影也不行,因为现实根本就不可能在影像中被全息的再现。有拍摄经验的人都知道,现实中看着很有趣的东西,拍进画框后可能就什么都不是了,因为摄影是一种提喻,一旦被提喻进画框之后,就脱离了原先的语境。所以现实中的元素一旦被框进画框里来,就必须要产生新的意义,元素之间也要发生新的关系,形成新的语境。而元素之间建立起来的新关系,必须是“有机”的,只有“有机”的关系,才能铸成新的生命。做到了这些,影像就具有了“文本性”,就比普通的照片耐看了。而这些又是不同于日常经验的,是与现实有所“间离”了的,所以是“陌生”的。“陌生化”并不是提倡把现实拍得非驴非马,而是要在保持现实元素具有“真实感”的前提下,发现这些现实中尚未被发现的东西。取景的意义绝不只是为了使画面更好看,也就是说不能只是为了取悦世俗的“美”,而是要发现现实中平常已经被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且视而不见了的东西,而这种新的意义和关系,对于世俗的观看来说,是“陌生”的。

 

我以前一直没想明白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在影像语言上的具体区别,现在想明白一些了,其实就是“陌生化”的程度不同。新闻摄影不能太“陌生化”,而纪实摄影则需要一定程度的“陌生化”,否则就成了另一种不“新闻”的新闻摄影了。当然,新闻摄影的标准也正在改变,“陌生化”的程度也有增高的趋势,比如近年来荷赛标准的变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争议。纪实摄影中风格的不同,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陌生化”程度与方式的不同。比如布勒松靠的是用“瞬间”营造“陌生”效果,而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靠的是对现实中“熟识”中的“陌生感”的发现。马丁·帕克等其实也是如此。

 

大摄影家的片子,有时看起来也没有什么,但却显得大方而沉稳,怎么看怎么有味道。普通影友拍的片子却往往会像农夫山泉一样,怎么看怎么觉得“味道有点甜”,从而显得[FS:PAGE]轻飘,没有力度。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与摄影家的“陌生化”能力有关。比如同样是很容易拍“甜”了的喜庆场面,成熟的摄影家会通过对现场的“陌生化”,而使片子变得沉稳大气。“陌生化”的能力,也包括了影像的“有机”性。比如,主题内涵与非主题内涵之间,必须是有机的,而不能是一种简单的图解。影像的各视觉元素间,可以是隐喻的也可以是讽喻的,但都必须是有机的。许多影友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把美女和老妪拍在一块就有了反衬有了创意,岂不知这种生搬硬套的图解关系,根本就不是“有机”的,只会变得更俗。

   “陌生化”并不仅仅是一种高深的技巧,而更是摄影家在对现实观看时所注入的属于自我的观察。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