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与新中国同步

2010-8-11 17:20| 发布者:| 查看:1949| 评论:0|原作者: 鲍昆

著名的老摄影家晓庄老师的60年摄影回顾展31日在她的老家浙江奉化隆重举行。

奉化摄影家竺丰先生主持了揭幕仪式。上百名晓庄老师的故友新知从各地赶来庆贺。

晓庄老师也在揭幕式上发表了感人的讲话,回顾了自己的摄影生涯。

展览在奉化溪口的老街展出。

晓庄老师在向老友吕厚民介绍自己当年参加革命摄影时的经历。晓庄老师是与新中国诞生同步的杰出女摄影家。她的专业经历比老前辈侯波还早。

下午,一百多位摄影界的前辈和后学参加了晓庄老师展览的讨论会,大家对晓庄老师的摄影实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是贺延光在发言。

晓庄老师最近的新书即将出版。这是她邀请我给她写的序言。

与新中国同步

鲍昆

晓庄先生出生在1933年,其幼年和少年基本都是在中国现代史上最惨烈的战争时期。在她刚进碧玉年华时,正是中国革命大潮对旧中国摧枯拉朽般的击溃之时,她17岁就涌进了那个大潮。在她参加革命半年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如果以18岁作为人的成人标志,她也因此成为这个新中国的同龄人。

新的中国,对立于旧的中国,就意味着破"旧"立"新",整个古老的华夏神州,开始了一场旷古未有的,巨大的社会历史实验和实践。一切旧有的国家体制、文化意识形态、经济阶级制度,都面临全面的变革。共和国的头十年,虽然赶上朝鲜半岛的战争,但整个国家的改变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却因此加速进行。那十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运动、农村合作化运动、反右运动、人民公社运动和大跃进运动等。年轻的新中国,似乎要完成一个现代民族国家两百年的蜕变过程。这个惊奇的进程,一方面带给古老的中国前所未有的独立和统一;一方面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至今还在争论的问题。

新中国的第二个十年,开始了更猛烈的"社会主义"实践,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改为一场精神上突变。这是更深刻的一场运动,是以"文化革命"的名义展开的。无疑,政治权力成为这场运动的争夺焦点,其它的一切诉求都成为这场运动牺牲的代价。这也是造成了这场运动必然失败的根本原因。

以上两个十年,正值晓庄先生人生的风华年代,她全部经历了。她随着这二十年国家历史的潮流与其他人一样沉浮,不同的只是她胸前挂着一部能够记录这一切的一部照相机,她是报社的记者。也因此,晓庄是幸运的。她可以以这部相机的名义,游走在那个时代的许多角落,她获得了比其他人更大的空间,见到了更多的事物。她将那些难忘的岁月时间,用感光的胶片固化下来,成为她个人和社会的回忆证据。她是一个勤奋的人,兢兢业业地记录着那个时代,即使是被安排的角色与任务。她惊人地完整记录了那个时代,从农村到工厂,从政治运动到民间生活。这些影像,是一个国家生活的印痕,是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也是人民生活的细微末节。那个时代是没有个人的,一切都是集体和国家的意志。所有的人都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一样的穿着、一样的劳动、一样的时间、一样的日子。艺术也如是。摄影,更是如此。摄影的机械性,本来就已经没有留给摄影者太多的个人可能,加上意识形态的要求,摄影记者个人的观察就所剩无几了。但晓庄还是在这逼仄的空间中努力把照片拍得完美,尽管应有的技术条件几乎没有。她的照片,无论取景和构图,都十分的严谨,而且直奔主题,没有多余的废话。她对对象动态瞬间的抓取,也是精准和到位的,往往能抓住对象动作高潮的瞬间,将事情利用影像的叙事语言交待清楚,并做到表达准确。这对一个从未有机会受过专业技术训练的人来说,靠的就是天赋了。无疑,晓庄是一个摄影感觉极好的人。晓庄的照片,显示了她和她同时代许多同行的距离。她是优秀的。另外,女性的摄影记者在那个时代是十分鲜见[FS:PAGE]的。整个那个时代,处于一线的从事摄影工作的女性实际上不超过二、三十人,而晓庄在其中绝对属于佼佼者之一。摄影是一件劳神费力的工作,晓庄作为女性能如此精彩地拍出这么多的照片,其付出远比男性要多很多。

今天看晓庄先生在几十年前所拍的这些照片,我们能够看到那个时代的风貌--简朴、亢奋、整齐、划一。它是一个时代的完整记录,是我们国家民族珍贵的历史档案。解读它们,是我们进入历史的最好文本,其价值弥足珍贵。

晓庄先生近年来以回忆的方式对自己的照片进行背景情景的注释,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工作。照片中的影像,如果没有必要的文字注释,就只是一个视觉的文本,从文献意义上会大打折扣。一些照片如果抽离具体的情境交待,也会造成对真实历史的误读。晓庄以严肃严谨的态度,对自己的照片注释,是将这些影像中的历史准确化的重要工作。她的文字注释,不煽情、不矫饰、实实在在,将那些照片拍摄时的社会状态和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老老实实地介绍出来,于是照片中的影像就和注释文字形成了完整的文献文本,影像的意义也就得到彰显。晓庄先生做的这项工作,在她同时代的摄影人中几乎是没有的。虽然有个别的人以口述的方式让第三方写作,但由于存在过于矫饰自己在拍摄照片时的"思想觉悟",最终完成的文本令人存疑。晓庄先生在自己的写作中,坚持老实客观的态度,其精神操守令人尊敬。

在长达两三年的整理写作之后,晓庄先生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的第一部分,成果也将付梓出版,一个非常完整的历史影像文本就要面市了。这个文本不但是晓庄先生的个人史,也是国家民族的一段影像史。是每一个关心中国的人都应认真阅读和品味的书籍。

祝贺晓庄先生,她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作。
2008-8-22

下面是本次展览的部分作品——

南京市老残院街头演活报剧反细菌战。

南京八卦洲农民修江堤防洪

南京塘坊桥居民响应号召大炼钢铁?

江苏省文化干校培训农村放映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