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摄影教育的思考On Higher Photographic Education文/鲍昆Text by Bao Kun毋庸置疑,因民众手机所拍的眼花缭乱的照片和视频,已经改写了人类相互表达交流的基本手段。摄影照片以及由摄影这一基本成像手段衍生 ...
摄影作品《99美分》拍卖出334万美金之后,引起全世界关注。那么有多少人知道在摄影术刚出现的当初,很多人认为那是不高雅的,说它缺乏个性化和生命力的,没有创造性表达。当摄影取代古典油画,让画家开始用摄影术谋 ...
鲍昆对孟燕文章的点评在风面工作坊中,学员们希望我推荐一些阅读书目,以便帮助大家提高摄影思维的多重维度。我推荐的书中有文学方面的一些书,没想到湖南孟燕女士不但阅读了,而且很认真地写了一篇关于小说《腹地》 ...
鲍昆摄影从来不是什么以自身逻辑发展演变的‘艺术’。摄影是现代工业时代的一种技术,它手段的简易性以及权利的商业性和广泛性,都注定了它参与历史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鲍昆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和为贵”,但“和 ...
在丽水摄影节组委会支持和努比亚手机的赞助下,“新闻性与学术性兼具”的呈现了一个“超炫”的摄影节——2017丽水摄影节。以下是特邀主持人、摄影与艺术批评家吴毅强博士与鲍昆先生对话的文字实录(注:根据录音整理 ...
口述:鲍昆整理:张一、可以编辑:可以回想这么多年,我觉得读书是真要功夫的,读书是武术,凭什么你一掌给我推一跟头?那要没个十年八年的训练你出得来吗?你以为今儿早上师傅叫你这么推,晚上你学着推一下,就行啦 ...
《1000个俯卧撑·区志航作品展》海报展讯1000个俯卧撑——区志航作品展one thousand PUSH-UPS——Solo Exhibition of Ou Zhihang学术主持/ Academic Preside 冯原 Feng Yuan策展人/ Curator 陈观宝 Steve Chen展览时 ...
凤凰网风直播栏目在2017平遥摄影大展期间,对著名批评家鲍昆先生做了直播专访。针对当下的摄影问题,鲍昆谈了本人的观点。内容摘要:1 摄影到底应该拍什么?2 中国文化应该是追求独立性和创造性3 摄影的现状和未来4 ...
年轻艺术家们有福了!近一两年来,各种以“青年”、“未来”为标榜的展览活动冠之以种种“动感”十足的名义,此起彼伏,着实是吊起了人的胃口,让人们不得不联想到自08寒冰以来的艺术市场是不是又要出现转机了?遥想 ...
鲍昆(摄影家、视觉文化批评家、文化学者)四月君:您怎么看待中国青年摄影和影像艺术生态?比如,您认为存在哪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有什么建议?等等鲍昆:在影像拍摄全民化的今天,专注的摄影爱好者和一些具有艺术家 ...
前几年,随着英国摄影家纳达夫•坎德尔(Nadav Kander)在中国连州摄影节展出了一组按照东方绘画景大人小的模式拍摄的一组长江三峡摄影Yangtze River之后,中国的摄影师们跟风掀起了“景大人小”的摄影风格热。 ...
在海外的华人摄影圈中,赵羡藻先生是个知名的人物。他对黑白摄影颇有研究,一直探索黑白摄影的语言表达。他精通后期黑白照片暗房的制作,对黑白银盐各种表现特性有着精到的理解和控制。他也在前期拍摄上把握黑白胶片 ...
关乎中国摄影发展方向的7个关键词1 慎用“美”这个词汇2 “结构美感”、“视觉冲击力” 都是废话3 “构图”害人不浅4 好照片的“刺点”来自摄影师观点5 理论批评者要“拨乱反正”6 艺术家应忌“东施效颦”7 “中国特 ...
关乎中国摄影发展方向的7个关键词1 慎用“美”这个词汇2 “结构美感”、“视觉冲击力” 都是废话3 “构图”害人不浅4 好照片的“刺点”来自摄影师观点5 理论批评者要“拨乱反正”6 艺术家应忌“东施效颦”7 “中国特 ...
关乎中国摄影发展方向的7个关键词1 慎用“美”这个词汇2 “结构美感”、“视觉冲击力” 都是废话3 “构图”害人不浅4 好照片的“刺点”来自摄影师观点5 理论批评者要“拨乱反正”6 艺术家应忌“东施效颦”7 “中国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