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进步的定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大都市,嘈杂的夜间城市流动空间,布满霓虹灯的光照,24小时闪烁着光芒。这个乌托邦愿景的问题,在于它忽略了经常留在其中的反乌托邦遗址,忽视了那些在自然环境中无法 ...
和影友聊一聊那些足以“定义摄影”的重要展览,这是飞哥的夙愿,也是我做“照片秀”这个系列的根本原因。为什么要聊摄影展览呢?你们都知道飞哥的理念:不能帮影友进步的学问,不算真学问!在飞哥眼里,摄影展览就是 ...
本文是“照片秀”系列的第二讲,第一篇是飞哥谈影|照片秀:为什么是摄影展览?虽然摄影一开始就深深的依赖展览作为展示手段,但在很多年里,“摄影展览”其实是个乱七八糟没有章法的玩意儿。那么,如今摄影展览的样 ...
摄影发展至今,尚为有趣,大约因其一直在变。这提示我们:不必拘泥于摄影“是什么”;同时也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摄影“是什么“。这看似矛盾的两面,构成了我们认识摄影的一个坐标。1.纪实摄影怎么来的?纪实摄影( ...
“腾讯影像力·2013”青年摄影师大赛颁奖礼暨摄影论坛”于3月2日下午在北京798映画廊举行。本篇带来的是那日松老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视觉报道形态及平台优势】这个主题的观点和建议。【今日人物】那日松(著名策 ...
年初,自然生态摄影师程斌新书《奇趣自然》在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十五年的积累,百余幅自然题材影像集结于此,自由而灵性的动物呈现于画面之上,字里行间透露着那份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对影像的执着。接下来这篇专 ...
大片时代摄影传媒策划出品的《“微观世界”当代微距摄影优秀作品集》近日印刷完成,将陆续送达各位作者手中。这是大片时代摄影传媒印制的第一本影集,是从大片时代的影友中挑选出的优秀微距作品汇集。本次影集的印制 ...
正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进行的“平行:埃文·奥拉夫”展出荷兰摄影师埃文·奥拉夫的50件作品。2019年,荷兰各大博物馆正相继展出他的作品。在接受“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专访时,奥拉夫阐述了摄影风 ...
鲍昆对孟燕文章的点评在风面工作坊中,学员们希望我推荐一些阅读书目,以便帮助大家提高摄影思维的多重维度。我推荐的书中有文学方面的一些书,没想到湖南孟燕女士不但阅读了,而且很认真地写了一篇关于小说《腹地》 ...
3月7日,展览“草间弥生:爱的一切终将永恒”将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开幕。这是2013年以来草间弥生在上海举办的首次大型机构展览,展示艺术家最新的艺术创作。草间弥生为展览特别创作大型沉浸式装置,与此同时,著名的 ...
2019年1月25日,高远个人摄影展“我认识的陌生人”在现代空间举行,展示了近40幅人物摄影作品及新系列“形体的肖像”。在十余年的摄影历程中,高远拍摄了诸多艺术家、知识分子、学者、导演等人物,而他对徐冰、喻红 ...
“大学,是社会吗?”在小编看来,这并不尽然,正如“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海报中,通篇被密密麻麻的“收到”排满。不过是意为看到信息,有时甚至是敷衍的回复。当你的主观意识意识到这个社会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