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在线-中国互联网品牌50强

影像拍卖热潮下的几个现实问题

[复制链接]
zhcvl 发表于 2012-8-9 15:2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柴选 来源:华辰拍卖



无论2006年11月北京华辰秋拍的影像艺术专场之前有过多少零星的摄影作品走上拍卖场,摄影界都只会把这个专场认作中国摄影作品进入收藏和拍卖时代的开创之举。此后,各大拍卖公司纷纷上马影像项目,摄影作品一下子成为拍卖场上的热门品种,尽管其他公司更多拿出的还是已在拍卖市场中经受过检验的郎静山等人的名作和艺术家们的影像作品。广州嘉德2006冬拍举办的摄影作品专场,参拍的作品包括侯登科、于德水、许培武、王彤、彭祥杰、范生平、冯建国等9名摄影家的9套作品,并从名称上有争先之意。去岁起步的摄影作品拍卖,被不少人预测会在2007年形成井喷之势。但在如此火爆的拍卖热潮中,确实仍有许多现实问题值得关注。

  谁来买?

  中国摄影界积蓄的力量,即便依据华辰影像专场的标准,只要能足够地挖掘资源,也足以供拍卖场上消耗十几年了,何况大量职业艺术家和熟谙拍卖等市场规律的摄影师的出现,以及画廊、美术馆、艺术品经纪公司等机构的健全,拍卖公司每年都会有新的照片资源可供选择。照片上拍卖场容易,但谁来买则是大家一度担心的问题。

  几年来,摄影界一直在担忧国内没有懂得影像作品价值的收藏家,大部分收藏级的中国摄影作品都销售给了国外懂行人士。有家画廊负责人估算,他们只有大约5%左右的照片被国内有识之士收藏。可是在华辰影像专场,频频举牌并顺利买到自己喜欢的摄影作品的几位竞价者,则都是国内人士。摄影评论家鲍昆在博客里对其中一位素不相识的买主评价道:看来很懂行。

  后来,有拍卖市场的高人指点迷津,影像专场总成交额200多万元,只想当于职业买家们在中国书画和油画等专场上举一次牌的出价。只要对影像有兴趣,来此看看,甚至多举几次号牌,收个十来八幅自己感兴趣的照片,并不算什么投入,何况还有充分的升值空间。看来目前许多竞拍摄影作品的收藏家或者是搂草打兔子之举,或者是“玩一票”。近期影天国际艺廊亮出的收藏家的影像藏品,不知是否也属此类?

  与近年来摄影界一直在借拍卖之名“作秀”、大部分作品在摄影圈内循环买卖的探索相比,如今摄影作品的成交更多以照片本身的价值赢得了公众掏腰包——无论怀旧心理,还是艺术品投资的盲从心理,抑或更多识货者,反正中国公众开始有意识地买照片了。上海王开照相馆现身的那些老照片,在全国已形成很大名声,所有人都认为,那被水管爆裂弄出来的两万张照片,将是无尽的宝藏。

  曾有人将中国摄影作品进入收藏市场的希望,寄托在因房市、股市等领域风险大而转向艺术品市场的游资上,但更多摄影家还是愿意自己的作品被真正喜欢的人买走,有专家认为:“收藏还是要把选择建立在自己喜欢的基础上”。

  啥好卖?

  美国《照片收藏家》杂志总裁罗伯特?彼斯凯从1975年开始对拍卖市场图片价格指数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进行比较的数字,一直被那些欲在影像市场中分杯羹的投资者广为引用:从那时起至20世纪初,国际图片价格指数上升675%,而道?琼斯指数只上升了481%。

  对于照片的升值潜力,另一种表述来自新华社图片编辑曾璜,他在首届中国图片产业论坛上发言中称,现在用几千元买到的摄影作品,极有可能像国画界李可染、齐白石的作品一样,是无价之宝,他还幽默地设想了收藏摄影作品的前景:可以在数十上百年后,子孙可以骄傲地说,他的祖辈为他留下了国宝级的摄影作品——当然,摄影作品的高下之分,在这里已不是按摄影界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了。

  据悉,目前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流通的摄影作品多数还是20世纪早期名家的代表作,以及一些后现代主义摄影师的作品。相对于同时代国外摄影作品的价值,中国摄影作品还有很大升值潜力。美国女摄影家黛安?阿勃丝的作品目前在佳士得的拍卖指导价是1.5万美元,即使与她同时代的中国摄影师的代表作,也很少能达到这个价格,更不用说法国摄影家罗伯特?杜瓦诺的《市政厅前的吻》拍得25万美元了,目前中国的最高层级摄影家的作品拍卖价,也仅相等于美国普通摄影师三五千美元的平均水平。

  中国艺术家王庆松的摄影作品《跟我学》以31.84万美元在索斯比秋拍会上拍出,无论是对中国摄影家还是艺术品收藏者来说,都足以深吃一惊。当然,一些当代艺术家的摄影作品2006年国外知名拍卖公司的秋拍和今年初一些世界级拍卖场上铩羽而归的现象也值得警惕。

  摄影作品好卖与否,与其事先的估价与拍摄者影响力、作品被传播产生的影响力、拍摄对象和所关注事件的影响力、拍摄思想、摄影语言、作品完成度、拍摄及制作时间、作品限量、制作工艺、代理机构等有关,比如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一张照片曾拍得25万美元,主要是因为拍摄对象的影响力,有关毛泽东的照片在拍卖中价位不菲也是同理。

  咋定价?

  国外的摄影收藏品从画廊等一级市场流向拍卖等二级市场的操作国内尚未实现,因而国内许多摄影师的照片价格一开始就从拍卖市场上确定的。

  摄影家安哥、评论家李媚等人曾指出,制约中国摄影作品进入艺术品市场的首要问题,就是摄影史不健全,无史可依成为对中国摄影师价值判定的最大障碍,其中个案研究的乏善可陈让不少摄影作品价值无从确定。

  国内的大规模摄影收藏起始于广东美术馆,但《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展出并收藏的全部601幅作品,统一付出每幅500元的价格在现在看来确实有些低。后来有人指出,对有国际收藏价值的摄影家来说,500元的定价不仅扰乱了市场,也可能是个灾难,因为大家都知道你照片的价格在2003年是500元人民币,这次活动启动了中国摄影收藏,但设置了一个让中国摄影家难堪的价格起点。

  可能正因为此,在华辰秋拍影像专场上,我们便看到了从2000元到数十万元的不同估价,其定价策略无论怎样,都有为摄影师定位的因素在其中。尽管评论家鲍昆认为交易价格完全是投资过程,与艺术和摄影界评论无关,但本次拍出和流拍的照片,均对摄影师市场身份和价位确定产生重大影响。有人指出,本次拍卖更像是一个试验场,许多摄影师是本着寻找定位的目的参加拍卖的。

  对于这样一次拍卖的尝试,摄影师们的心态倒也平静,拿出四幅胡同系列代表作品参拍的摄影师徐勇虽然以10万人民币拍出一幅,但他之前却表示并没有太大希望。由百年印象摄影画廊代理的《大眼睛》目前的市价是3万美元一幅,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比此略高,应该让双方都满意。大部分摄影师的定价基于为自己寻找定位而来,因而有在现场临时调低估价的,也有临时调高的,一位拿出自己收藏作品拍卖的摄影界中人士试过以后才说,自己的估价有些高。

  不挣钱?

  如果说广东美术馆举办《中国人本》和华辰搞影像专场,都是通过策展人的辛劳和学术界的大量基础工作才取得成功的话,如今摄影师大面积自己向市场进军的局势多少有些不正常:许多人还没弄清拍卖和收藏等是怎么回事儿,就要跃跃欲试地跟大老板谈生意了;还有的人立马觉得自己的作品是无价之宝,要待价而沽;更有的既是影像生产者,又要自己给自己当经纪人,大概在他们心里,肥水不留外人田才实惠吧。除此之外,拍卖公司的大干快上等,也让有识之士对中国影像收藏市场的规范程度提出担忧。

  艺术品收藏家马未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一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就有一个弊端:大部分的人进入市场不是为了消费,为了艺术享受,而是为了投资,为了获取暴利。如果投资者在整个收藏群体中的比重过大,就会导致市场不健康。这种不健康的直接反映就是艺术品价格暴涨暴跌,而暴涨爆暴的最终受害者将是艺术家本身。至于马未都亲自参与的影像国际集团进军图片市场的大手笔举动能否为规范市场起到作用,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据华辰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该公司为了影像艺术专场拍卖所做的基础工作事无巨细,筹备时间很长。也有个别拍卖公司不明就里,盲目地进入,挣大钱的欲望对这个市场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华辰拍卖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就曾说过,华辰要用五年时间来培育影像拍卖市场,在这段时间里是不计划赚钱的。据悉,北京一家拍卖公司年初上拍摄影作品,成交率只有10%,这是否也可算作热火的市场中的一丝尴尬呢?

  关于限量、关于制作工艺、关于必要的摄影作品进入收藏市场的技术要求,在国内摄影界确实还须做更多普及工作。关于摄影拍卖的经济价值和作品的史料、艺术价值等如何认识,也需要大量的解释。华辰拍卖董事长兼总经理甘学军曾对媒体说过,一切规则现在都处于设立阶段。

  拍卖场固然有自己的游戏规则,但结合这样的规则,摄影能否以更为从容的步伐进入?你我他都准备好了吗?
全部回复3 显示全部楼层
psles 发表于 2012-8-30 18: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观众教育 于 2015-7-29 20:47 编辑


**079**纟**纟**
psles 发表于 2012-8-31 13: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观众教育 于 2015-7-29 20:47 编辑


**105**↑**↑**

发表回复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