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生命的肖像》

2015-3-5 09:21| 发布者:zhcvl| 查看:1714| 评论:0|来自: 豆瓣阅读

摘要:作者:Beate Lakotta / Walter Schels 当死神渐渐走近,生命开始消逝,徘徊在死亡线上的人们,生与死的对比,留下曾经与现在的肖像。 一位治疗过无数病人、挽救过无数人生命的医生,临终前经常被噩梦吓醒; 一位音乐 ...

 

作者:Beate Lakotta / Walter Schels

当死神渐渐走近,生命开始消逝,徘徊在死亡线上的人们,生与死的对比,留下曾经与现在的肖像。

一位治疗过无数病人、挽救过无数人生命的医生,临终前经常被噩梦吓醒;

一位音乐家在病床上牵挂的不是他的亲人,而是家里那只陪他度过多年的狗;

一个天使一样可爱的女孩因为母亲遗传的艾滋病,在漫长的住院期间,只是想回到家里,跟邻居的小伙伴们一起做游戏;

一位敬业的警察因为长期值夜班,只能在白天入睡,梦中也会大喊“站住!别跑!警察!”;

一位前政府官员在国家统一后失业,原先享受的高福利没有了,怨声载道,一个劲地发牢骚;

一个曾在纳粹军队服过役的老人心事重重,一言不发,对瓦尔特的拍摄心怀警惕,决不提及自己的那段历史……

德国摄影师瓦尔特像拍记录片一样,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些在死亡线上徘徊的人们。这些图片曾在欧洲引起轰动,它们记录下一些人的生与死,他们中有科学家、官员、警察、作家、银行家、医生、农场主,甚至还有几岁的孩子和刚出生的婴儿。不管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年龄有何差异,摄影师对他们的记录无一例外地是两张照片:一张记录他们活着时的状态;另外一张则是他们死亡后的表情。在这些人的脸上,有不甘心、平静、满怀希望,也有绝望、放弃、哭泣、害怕,还有深深的哀伤。

摄影师的拍摄动机,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在二战中面对死亡时的惨痛经历。

拍摄中,瓦尔特使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类在濒临死亡时的精神状态。编辑成册的图片在欧洲展出销售时,一销而空,接连再版,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但是这组作品却获得了包括ADC金奖和荷赛银奖等纪实摄影方面最高奖项,瓦尔特也被评为德国年度肖像摄影家。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