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尘之沉

2021-9-13 21:00| 发布者:cphoto| 查看:1767| 评论:0

摘要:矿区在凝重的夜色中发出寒冷的光。那些具有原始技术特征的工业设施,简陋、粗笨甚至狰狞。夜竟然也不能将它们丑陋的面孔掩盖,或者,是摄影者吴旗故意将这些造型怪异、歪七扭八的钢筋水泥突现出来。总之,吴旗的影像 ...
       矿区在凝重的夜色中发出寒冷的光。那些具有原始技术特征的工业设施,简陋、粗笨甚至狰狞。夜竟然也不能将它们丑陋的面孔掩盖,或者,是摄影者吴旗故意将这些造型怪异、歪七扭八的钢筋水泥突现出来。总之,吴旗的影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阴郁、冷酷而沉重的矿区景观。

       时间在这里好像是停滞的,早期工业文明的面貌恍惚可见。煤矿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曾经是一个前进的标志,工业开采、燃煤发电都为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但同时,它也不曾停歇地吞噬着人的生命、残害着人的身体。难道这是人类发展必然要付出的代价吗?大到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家庭,能承受怎样的代价呢?在二十一世纪全球化的今天,吴旗将镜头对准了矿区,对准了中国不可或缺又不断出现不幸伤残事故的矛盾源头。

       穿越黑夜的矿区,如同穿越一个当代大型空间装置作品的展场;穿越矿区的黑夜,如同穿越一个灯光精心设计的现代舞台。吴旗创造性地利用现场工业生产的照明灯光和摄影闪光灯,在灰蓝色的冰冷中奇异地混合着紫色的温暖,在荧绿色的窒息之气中闪烁着明黄色的生命般的火光。这是一片魔鬼出入的混沌之地,夜空中飘荡着白花花的雾气,映衬着冬天的枯树、白雪覆盖的冻土以及黑得发亮的煤堆。这样的夜色竟然产生了几分美感,尽管邪恶难以掩盖。这夜的美充满了悲剧的伤感和孤独的飘渺感。黑夜的矿区之美,是残酷的。

       谁是吴旗镜头中的主角?谁又是悲剧的主角?矿区的工业环境在影像中鲜明夺目,它们庞大而沉重,它们也微小而单薄。值得注意的是,在吴旗的每一张画面中,都有穿梭于工地的、模糊不清的人影,如游魂般,飘忽不定却无处不在。我们看不到任何清晰的面孔,矿工,如同灰尘、草芥,在如此粗劣的生存环境中脆弱而无助。吴旗带着相机在寒冬深夜的矿区游荡,他将整个矿区景象都笼罩在灰蒙蒙的数字影像特有的噪点之中,他寻找的不是奇异的工业景观,也不迷恋夜的玄妙与神秘,他的视觉焦点,是那些让矿区有意义的人的生命。矿区是这些人的舞台,无论生命多么轻薄、低贱,他们都会挣扎在这个舞台上。即便在黑夜,矿工们继续着劳作。黑夜渲染着矿区的诡异与狰狞,黑夜吞噬着矿工早已脆弱的肉体与灵魂。甚至影像也无法清晰地记录下矿工们形象,无法将他们以纪念碑的方式来呈现、来敬仰。他们只是一些虚幻的影子,没有个体的价值。就像我们不会去问,尘埃有个体的区分吗?尘埃有价值吗?矿工的模糊影像飘荡在吴旗的画面中,它们却是观看的焦点。这些灰尘是沉重的,这些生命是坚韧的。因为有了这些模糊的身影,矿区才有了人世间的味道。

      吴旗非常注重影像的造型效果。他精心地用倾斜方式来构图,利用线条的歪斜、交错刻意地制造画面中的不安定因素。他也用光来构图,将黑夜的矿区处理得光影斑驳、层次丰富。吴旗的主体人物在空间比例上总是微小的,甚至模糊的,但常常是画面的点睛之笔。灰尘之沉重,体现的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沉重的灰尘》是吴旗在数字影像创作以来的第二组作品。他充分有效地利用数字影像的优势,在《白天不懂夜的黑》一举成名之后,继续停留在夜色里,继续带着相机在黑夜里游荡。夜是摄影的一个母题,摄影史上不同时代的摄影师们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时代的思考。夜对摄影具有挑战性,其成像的技术控制和影像造型的效果都有着多种可能。20世纪30年代摄影师布拉塞(Brassai)的巴黎都市夜生活与摄影师维吉(Weegee)的纽约都市夜生活暴力都为夜的主题内容奠定了框架。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社会,广饶的夜色中,都市或矿区,上演着不为让所知的悲喜剧。吴旗的作品开拓了“夜”的数字影像美感,夜里充满了动感,展现出紧张与舒缓、美丽与丑陋矛盾并行的夜的感性特质。

                                                           朱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沉重的灰尘 3下一篇:家里的天主 1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