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邓放 3月11日上午,由河南省文化馆、河南省艺术摄影学会联合主办的《永远的红旗渠》纪念红旗渠通水六十周年摄影展,在河南省文化馆展厅隆重开幕。 红旗渠,这条被誉为“人工天河”的伟大水利工程,自1965年通水以来,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光辉历程。它不仅是新中国建设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生动写照。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刚刚五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亲赴红旗渠畔,对红旗渠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红旗渠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总书记的话语如穿岩山风,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锚定了我们前进的精神航向。 此次摄影展汇聚了河南摄影人六十余载的匠心之作。他们以镜头为笔,光影为墨,精心绘制了一幅跨越世纪的“精神图谱”。展览以“丰碑”“传承”“弘扬”“追梦”四个篇章构建叙事体系,通过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纪实作品,全面展现了红旗渠建设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 在“丰碑”篇章中,巨幅纪实作品震撼人心,让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战天斗地的火红年代,深切感受红旗渠精神的磅礴力量;在“传承”篇章中,环境肖像生动鲜活,通过不同年代与红旗渠紧密相连的人物风采,展现红旗渠精神如渠水般奔腾不息、代代相传的壮丽景象;在“弘扬”篇章中,镜头聚焦改革开放以来林州儿女在各行各业中拼搏奋斗的故事,诠释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的璀璨光芒;在“追梦”篇章中,雄浑的太行山背景下,新时代林州人民开启追梦之旅的豪迈征程,彰显了红旗渠精神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展览在艺术呈现上同样别具一格。黑白与彩色交织,巨幅与拼图呼应,单幅与组照互补,多元化的影像语言让历史与当下在光影中对话,展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跨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每一幅作品都成为红旗渠精神的生动注脚,让观者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永远的红旗渠》摄影展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切敬仰,更是对伟大精神的传承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它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那条悬挂于峭壁之上的“水长城”,所凝聚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正激励着中原大地的人民,以“四高四争先”为行动纲领,以“挑大梁、勇争先、更出彩”为实践坐标,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民生保障等领域,展现出河南人民的责任担当与卓越成就,书写着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初。广大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可前往观展,共同感受这部跨越世纪的影像史书所带来的震撼与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