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再说读书

2006-4-6 14:45| 发布者:| 查看:3051| 评论:0|原作者: 虞若飞

    笔者写过一篇《学艺·读书·养性》,强调读书对学艺的重要性,劝摄影人多读书丰富涵养。不久前,在网上发表《摄影的三种境界》,言说从初境到困境到化境的升转过程。一位名为“老实”的网友看后有所感应,问起“心灵之门开启是否是文化积累的质变?我应研读哪几类艺术文献?”并要我推荐几本。这可为难了我。因为后篇文章和前篇文章说的是完全不同的内容,不是读书所能解决的,况且从来信知道,“老实”先生对凡高、康定斯基都有过研究,书读得不少,关键已不在读多少书的问题。另则笔者懒汉一个,买书不少读书却不多,实无资格向人推荐什么书。无奈之下,复一短函敷衍了事。现录于下:
老实先生:你好!
    不敢。在下只是妄语。老实平和,离道已近,何须过多知识积累质变。书不好读,读不好恐怕不是质变而是变质。心灵不是能靠知识开启的,有时懂得更多,心障越重。法可助人,亦可成法障。关键不在书,在人。传有见淫诗亦可悟道的,禅宗上此等记载不少。既然是人读书不是书读人,就不应为书所惑所拘所困。书只是思想感悟心得之载体,字后感应才是重要的。读书应读出情境来,如人在前,心心相印。否则,仅停留于知解,不如无书。心灵只能由心灵自己来开启。苦苦相思,寻寻觅觅,最不经意间那人却在......忘了吧。放下更多,获得更多。
    事后,私下觉得心虚好笑。不想“老实”先生回信“受益良多”之云云,叫我受宠若惊又惭愧不已。静想之下,觉得“老实”先生亦非虚言。对如“老实”先生那样知识资粮盈足只在破境的人来说,笔者的信或许真的如瞎眼麻雀啄到虫,冒充了一回助缘。
    这叫我想起了一则故事。做车轮的工匠看见皇帝读书,便问读什么书。皇帝回说是古人的书。工匠笑说,古人都已死了,那书只是古人的垃圾,不值一读。皇帝不悦,心想一个工匠知道什么书不书的,耐着性子问:“你怎知那是古人的垃圾?”工匠打了个比方:“我儿子跟我学做车轮都十年了,每天手把手教他,还不能完全领会。古人死了那么长久了,看他的书能得到什么?”皇帝听后觉得有理,放下了手里的书。
    故事可能夸张,但工匠说的挺在理。文字语言只是符号,借以传达思想和更深层的心灵信息。符号传达的已经不是源信息,通过符号转译后偏离得更远了。最好的语言高手也不可能完全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因此世上的书大多只是照猫画虎照瓢画葫芦而已,甚至充斥着谬误。况且任何“语义”的正确理解必须有理想的“语境”相对应,否则“望文”生出的常常是“假义”。因此孟子才会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最终目的在于明白事理,提高境界,不能只求数量,只在字面上抠,重在理解字后的原意,通过书求得印证。这便是读书读出情境的要求。
    禅宗很明白这个道理,故以“不立文字”立宗。但是又不得不借助于文字传承心法,所以只好编些谜语般的公案、语录、偈子开启后人,算是“禅心指月”。可惜世人多不明白“指”不是月,文字也不是禅的道理,就在“小指头”上做游戏,整天禅啊禅的,结果言语道断,只剩下口头禅、文字禅。这可能就是禅宗衰微的原因。
    禅宗尚且如此,其他的学问可想而知了。这是读书须慎的一个理由。
    再则,知识、经验、道理等,都有其适用的限度,尤其在心灵领域,许多方面非“逻辑”所能通达,而需要空灵的状态,需要大胆的否定,需要非常的勇气和智慧,不是他人经验、平常道理所能解决的。那才是真正的“精神探险”。为学日增,为道日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读书无非加减法。初学用加,书越读越厚,知识越累越多,头脑中的垃圾也“水涨船高”;深学后,有了自己的想法,对他人的思想、经验、心得进行反省和感悟,去粗存精,弃知求智,书是渐读渐薄,最后可能就是“无字天书”了。
    其实,人,才是一部真正的大书。人人都拥有这样一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天书”。智慧的读书,实在是透过别人的书来读自己这部“天书”。无书,我们可能无法开启自己的“天书”;而尽信书,必为书所迷所惑。
    书不可不读,也不可乱读。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