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摄影理论如何转化为摄影“生产力”

2006-4-6 17:17| 发布者:| 查看:2400| 评论:0|原作者: 柴选

讨论参与者:

林路,男,1956年出生于上海。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告与传播系副教授,系副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从事摄影教育20年,已经出版摄影专著50多本,主要有:《业余摄影技艺图解》(1996年获华东地区第九届优秀科技著作二等奖)、《国外摄影名家创作思维与拍摄技巧》(1997年度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三等奖)、以及较有影响的《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跳出镜头的局限》、《换一种方式看世界》、《经典相机与大师杰作》、《她的视角——女性摄影家及其作品》、《他的目光——男性摄影家的女性题材》、《自然精神》、《都市灵魂》、《室内剧情》、《新生代女性摄影》等。发表摄影文章数十万字,其中有四篇论文分别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人民摄影报》社主办的摄影评论年终大奖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第六届全国理论年会优秀论文奖。1999年和2001年分别获得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评选的中国摄影国家最高奖: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藏策:男,汉族,祖籍上海,1962年5月生于天津,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结业,现为某出版社学术选题策划编辑。曾出版《文学批评写作》等专著及《屈原:东方的奈煞西施》、《精神分析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兴衰》《后殖民主义与中国语境》、《“文化研究”的中国语境》、《个人化写作的非个人化倾向》、《“文化诗学”视界中的屈原与楚辞》等学术论文,凡80余万字。与他人共同主编《符号学译丛》、《类象》等。近年来将研究领域由文学研究扩展至文化研究(媒体理论、大众文化研究等),并致力于将后结构主义话语理论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引入中国摄影理论的建构及具体批评实践之中。2001年初,系列论文《摄影·批评·文化研究》在《中国摄影报》开始辟专版连载,并引发了国内摄影界和学术界的广泛讨论。《中国摄影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于2001年11月8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召开了专题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认为:《摄影·批评·文化研究》不仅对国内相对落后的摄影理论多有开拓,而且对当今的西方理论也有相当的创新。

虞若飞:1979年考入杭州大学物理系,曾迷恋相对论。出于对生命意义的探问,游离至艺术,终以禅宗为趣。1983年以来,以“生命的冲动印证冲动的生命”,拍摄了不少“纪实照片”。期间数年不能随心所欲拍照,1993年始,遂借玩弄有关摄影文字排遣,尽是散论,不能冠之以摄影评论,更不能妄称摄影理论。偷文竹先生一句话:只有几片墨,根本没东西。

谢白:1994年弃医学而从事摄影教学,常遇学生提问:“这张照片好在什么地方?”于是被逼走上摄影评论的工作之路。曾写过一些摄影评论文章,因受当时各种因素影响,被媒体和自己所枪毙,主要评论工作几乎都在课堂上完成,少量发于一些网站。近期,此类评论有时被运用在摄影比赛后的获奖作品讲评上,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杨民明:云南大理古城人,1955年9月出生,高中毕业,大理州农机公司普通职员。从1982年起爱好摄影,以拍民俗、人物为主,有时也拍风光。大理州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士。在摄影实践中,常遇到如何把握摄影表达力度的问题,遂对理论产生兴趣,但还没有系统研究过、只是个摄影和摄影理论爱好者。常上中国摄影在线网“烽火台”,说点拙见而己,以求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摄影理论上没有什么成就。

朱玉芳:1999年开始关注摄影,研究方向由纯文学转向摄影,85篇拙作散见于诸摄影报刊和《中国摄影在线》网站,虽非大腕,也自成一家,即所谓“一家言”。

讨论主持:

柴选,人民摄影报编辑。





柴选:请各位先谈谈对中国摄影评论现状的宏观看法。

林路:首先想谈谈关于“摄影评论”的看法,然后才可能结合中国摄影评论现状进行论述。从宽泛的定义看,摄影评论可以涉及非常抽象化、理论化的摄影研究,也可以是针对具体作品或人物进行评论,甚至充满感性色彩。至于狭义的摄影评论,应该是具有相当理论色彩和框架的评论方式,不管是纯理论还是有针对性的具体评论,都必须有足够的理论框架作为基础,也就是说应该建立在已经相对成熟的摄影理论的基础之上,而非一般感性化的评论。  [FS:PAGE]
    然而就中国摄影评论的现状来说,我以为,真正意义上的摄影评论还没有形成气候,或者说还不存在有真正价值的摄影评论方式或实践。中国摄影评论一直是被主流的政治观念裹携前行,处于严重的失语状态,根本无法形成自己的话语空间。于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摄影评论”,或者是借用了其他领域如哲学观念或美术理论的研究方式,生搬硬套于摄影空间,不着边际的天马行空;或是根据政治需要和形势发展,贴上一些表面上“与时俱进”、实际上流于肤浅的概念化标签——很少能有在摄影本体意义上进行深入论证的摄影评论。

藏策:我在200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中国现在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摄影批评,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摄影理论。有的只是些印象式的摄影评论,这种评论基本上是从主观印象出发的,没有多少理论上的依据。所以,这样的评论只能作为摄影的某种附庸出现,是非常初级的。当然,这几年情况有所好转。

虞若飞:时无英雄,竖子成名。风云际会,更待时日。

谢白:由于教学的原因,我十分注重摄影评论的作品和现状。我以为,摄影评论目前还在摄影作品外围打转转,外围就是指;评论还在从意义讲到背景,从创作过程讲到作者个人。从自己和感觉和认识充分展开表扬功能,功利性地萎缩批评功能。就是不从画面入手对作品进行评论,不在表现手法上进行评论,更少涉及创作中哲学层次的讨论。这样的摄影评论缺少理论说服力,对学习摄影的人来说,既不能更深层次地读懂照片,不懂得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的,也不能从评论中得到理论的提高。

杨民明:在中国,摄影人已养成在拍摄上肯下“功夫”的习惯,以出片子为重,而很少涉及摄影理论。这与长时间以来重拍摄,轻理论的风气有关,也与摄影人从事的工作(职业)有关(比如工、农、商、学、兵),再加上家庭生活原因,时间和精力有限,业余搞摄影创作之外,难以顾及摄影理论。在这里,也有摄影人本身文化水平和对摄影理论感兴趣与否的问题。再则,各级摄影社团(协会),开展活动或比赛,重在拍摄,重在图片交流,很少有理论探讨的专题活动。而摄影人有兴趣搞理论的,又多是“单兵作战”,或局限于某个小圈子。另外,专事理论(评论)的学者,专家,或与摄影不沾边,或对摄影不太熟悉,或对摄影不感兴趣,也就难与摄影人沟通,不相往来也造成其它门类的理论不能给摄影理论以借鉴、吸收、融合之机。还有,摄影报刊在组稿上,太注重专事理论研究者的稿件,忽视普通摄影人的理论探讨稿件,也就难以把专事理论的人的理论专长与摄影人的实践经验相结合,起到互补作用,互相融合,使理论不再是空谈。

朱玉芳:热情有余,锐度不足;实践与理论脱节;畅所欲言的交流平台不畅,传统媒体缺乏应有的魄力和胆量;无意义的纷争浪费大量的精力和资源;“学霸”遏制新思想的诞生和成长。

柴选:有些摄影人认为,理论界的所谓研究和讨论与摄影艺术的发展脱节严重,没有多大意义,您如何评价?摄影评论者与实践者的沟通到底有没有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林路:摄影界的研究和讨论与摄影艺术创作的发展脱节,是由来已久的现象。摄影评论者夸夸其谈,摄影创作者充耳不闻——这不是一个沟通的问题,而是摄影理论本身不成熟、摄影创作者总体水准不高所导致的。摄影的历史太短,在中国尤其如此。一个艺术领域的创作与批评的共同繁荣,需要一个长时间磨合发展的过程,因此,就当今的中国摄影界来说,没有足够的积累和积淀,要想有所突破目前还没有可能。比较中国美术界,美术评论与美术创作之间的关系就远比摄影来得融洽,这和美术本身的悠久历史和创作基础有关,也和美术理论本身的成熟有关。美术评论对于美术创作的指导意义,常常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前些日子关于中国画的传统与创新的讨论,对整个美术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许多中国画画家都意识到了问题的尖锐性和严重性,都没有对这方面的理论探讨置之不理,相反十分重视,结果对中国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也许在中国摄影界也有这样一些表面上类似的情况,比如前几年关于纪实摄影的讨论等,看似轰轰烈烈,但是对摄影实践的指导作用,恐怕是不敢恭维的。如今的摄影家所看重的,是某一篇摄影评论是否会给他们的声誉带来实际作用,而不是希望真的从中得到什么启发——这样的说法可能有点绝对,但是平心而论,摄影界的批评真的很难——尤其是真正意义上一针见血的批评。如果说是沟通不够,那么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应该是建立在相互平等的意义上,沟通才有可能。如今的中国摄影界有这样的基础吗?很遗憾,没有! [FS:PAGE]

藏策:摄影理论本来就应该与摄影创作保持一定的距离,更不是简单地为摄影创作服务的。有人之所以会提出这个根本不通的问题,正好说明了摄影界对理论还缺乏起码的常识。只有粗浅的评论式批评才依附于创作而存在,针对具体作品谈感受或开药方,这样就沦为了创作的附属品。这样的“批评”虽看似贴近文本,实则是因与文本的“对话”空间过于狭小,而限制了拓展文本的潜在空间。这样的“批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批评,更谈不上是什么“理论”。
    理论,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学科,是不依附于任何其他东西的。严格地说,理论研究根本就是一种学术研究,并不是为了“繁荣创作”才存在的。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摄影理论与摄影创作”脱不脱节的问题,二者尽管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根本上还是两回事。比方说,大学中文系里的那些课程,就没几门是与当作家搞创作有关的,能因此就说这些课程与文学的实际创作“严重脱节”,而“没有多大意义”吗?当然,摄影理论研究者与摄影创作实践者的有效沟通,还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已经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而且当前阻碍沟通的,也不是因为什么“脱节”,而是由于国内摄影界的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对理论缺乏必要的了解。所以这实际上还是我提过的“知识分子摄影”问题。当“知识分子摄影”成为中国摄影界的主流时,这种沟通自然就会非常有效了。

虞若飞:所谓的现实主义、主旋律、内容高于形式等等论调及评委、编辑的只言片语,曾深深影响并左右着摄影创作,那正是摄影及摄影家的悲哀。“理论界的所谓研究和讨论与摄影艺术的发展脱节严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事。现实的看,中国摄影创作已经进入一个更自由、多极化的境界。部分人从事纯粹的商业摄影,行业自有其准则,效益可能是最大的理论;部分有主张的人从事个性化创作,该有的主张应该有了,需要的营养现有摄影理论尚且缺货;更多的人干脆玩弄器材,器材类文章很有市场足可说明这一点。从某种程度说,理论的苍白正好映衬出摄影创作的丰盛。如果能以理论的尴尬换取创作的奔放自由,我定会弃灰色的理论而取常青的生命之树。艺术理论没有做到哲学的层次,不能溶入生命的智慧,那是很无聊的事。评论者与实践者处于两道跑道,但是他们朝向同一个目标——诗意的生活。生命无界限,灵性的生命体悟,能使万物感应而无处无时不沟通。评论者可以笔或键盘“拍摄”着照片,摄影家也可以相机“书写”着光影的诗、散文、小说与评论。

谢白:脱节是明显存在的,我以为这主要应从摄影评论者和理论家方面上找原因。从事摄影理论和评论的人,主要手法就是写文章,写文章就要用文学语言或学术语言,文学和学术语言难免比较晦涩、拗口。我以为,理论工作者是否可以将学术语言翻译得比较通俗,或者讲得浅显点,有亲和力点。把国内外比较先进的艺术哲学思想,摄影技术手法介绍给摄影从业人员和爱好者。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一定是在低水平的重复。中国的摄影现状我以为是和缺乏理论指导是有着不可否认的关系的。摄影理论和摄影实践之间就象是隔了一张纸,理论工作者要做的是,把纸捅破,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我在教学中就有这样的体会,有的摄影爱好者给我说过,许多人都讲“你们要拍摄某某文化。可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文化,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当知道了文化是有含义的生活细节的组合后,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我们身边的文化,拍出来的照片马上就有了灵性。”我以为不要再使理论神秘化了,应当浅显、通俗地讲明一些理论,必要时还是要做一些“翻译”。当人们从理论中得到实惠以后,理论就不会再受到冷落。

杨民明:所谓理论研究和讨论与摄影艺术发展严重脱节的问题,实际上有两个原因:一是理论研究者与摄影者的沟通较少;二是理论研究涉及摄影时,与摄影隔着太大的距离,不能抓住摄影要害。比如涉及民俗摄影,就得从民俗与摄影着手,要表述好什么是民俗,怎样用摄影手段去反映,民俗摄影与其它门类的摄影(如新闻摄影)有何不同等,再逐渐进入深层次的“分析”。而不是仅把什么“符号”、“编码”等讲上一大堆,讲了半天,也没说清这“符号”、“编码”与摄影有何关系,也就怨不得摄影人不识货了。说白了,理论研究重在“解剖”,必须把理论融合于研究对象之中,不是“隔靴搔痒”。在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把宣传、介绍某种理论,与研究理论有个区别,因这两者着眼点是不同的。换句话说,对某种理论的宣传介绍,重点在说某理论来源和理论观点等。而理论研究是具体操作行为,一是辨别某理论的优劣,二是运用某理论探索实践问题。比如说美学是怎么回事,属于宣传(介绍),而说美学与摄影有何关系,就是研究。也许,只有摆正理论宣传与理论研究的相应位置,理论研究就不会与研究对象严重脱节。这也是从学习理论到研究理论,再进入创建理论的关键,而不是简单地用某理论做个框框去套被研究对象。是否可以说,这也是摄影理论应避免的问题呢? [FS:PAGE]

朱玉芳:理论研究滞后,是任何艺术门类的客观存在,理论工作者不是先知先觉。如果整个理论界都失语,摄影界是怎样的一种状况?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理论对实践起着总结、引导的作用,“回头看是为了更好地走路”。摄影的评论者和实践者本来是孪生兄弟,之所以出现“沟通不畅”的状况,是因为二者各自为战和相互轻视的结果。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军事评论家,反之,亦然。理论者和评论者合而为一是一门艺术发展的理想状态,否则,可能出现的结果只能是“瞎子摸象”和“纸上谈兵”。


柴选:您认为目前的摄影评论成果中,有影响有意义的文章或专著有哪些?为什么您较欣赏这些成果?

林路:鉴于第二点的回答,由于中国摄影评论在严格的意义上并没有形成气候,因此可以说很难找到有影响意义的摄影评论成果。如果一定需要列举的话,大致有这样几方面的情况:一是对国外的摄影进行评介和论述的,尤以顾铮的成果为丰,如《人体摄影150年》、《国外后现代摄影》、《城市表情》等,其他如徐家树、陈建中等一些旅居海外的影评人,对中国摄影界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摄影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二是潜心进行纯理论研究的,如宋岗的《摄影艺术系统理论》、潘嘉来的《摄影文化阐释》等,尽管还不成熟,但还是挺有意义的,也是十分艰难的;三是感性化的摄影评论,如王瑞恣意汪洋、不拘一格的尖锐批评、巩志明的摄影家个案分析、李江树融合了美学特征的感性摄影评论等,文章非常好读也有一定的针对性。

藏策:有价值的论文和专著非常少。当然,苏珊·桑塔格、罗兰·巴特、本雅明等人的书还是很有价值的。不过,给我带来灵感的,倒不是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之类谈摄影的书,而是杰姆逊等人的文化理论著述。

虞若飞:平日空闲,多耽于清茶浊酒流云水月,记不得多少文章。拙作《摄影三种境界》少人用心印证交流,也觉得寂寞,推己及人,深致歉意!

谢白:顾铮写的《国外后现代摄影》一书,藏策的摄影评论文章(我记不清楚名字了)。我以为他们提供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以及为了表现思想自然而然所产生的表现手法。但是,我在向同学们和对摄影理论有兴趣的摄影爱好者推荐这些(藏策的)好文章后所得到的反馈意见,主要的就是看不懂。

杨民明:因所能读到的摄影理论(评论)文章不太多,很难评说某文,或某文,是否有影响力。

朱玉芳:仔细算一下,出版的摄影理论专著实在很有限!所以也不敢妄加评论。在文章方面,刘树勇的《中国摄影界的四种病》,应该说是最大胆的一篇,其他文章应该说各领风骚。


柴选:中国有没有专业的摄影评论人? 您心目中较出色的有哪几位?为什么?

林路:可以参照上面的论述。专业摄影评论人目前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如今对中国摄影界具有推动作用的,倒是出现了一些策展人,他们时常兼任影评人的角色,尽管重点在前者而不在后者,但是对于中国摄影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至于今后是否会出现专业的摄影评论人,如今还很难预测。因为这是需要建立在相当厚实的文化积累基础之上,不然他们靠什么生存?

藏策:不知道。

虞若飞:中国人现在靠图片吃饭还困难,专司口笔立足摄影界概是“蜀道难”!当然混口饭吃该当别论。《瓦尔登湖》作者梭罗说:“哲学教授一抓一大把,可是哲学家却没见一个。”

谢白:似乎还没有看到专业的摄影评论人。

杨民明:中国还没有专业的摄影评论人,我也说不出哪个专业摄影评论人较出色。

朱玉芳:能评到点上者均应称为专业摄影评论人。翟墨、李江树、林路、顾铮、臧策。胸中有自己,眼里有别人!



柴选:您认为摄影评论应该涵盖哪些方面?主要内容应该是什么?

林路:包括宽泛意义和狭义的摄影评论。

藏策:我以为摄影理论批评应大致分这样几个层次:一是纯理论的,或者称之为诗学的研究;二是理论批评或叫学术性批评,是以严谨的学理为依据的,针对具体论题或文本的批评;三是图像的文本分析;四是一般性的评论文章。以上几类虽然层面不同,但都应是以一定的学养为积淀的。离开相应的学养,任何形式的批评都将失去意义。 [FS:PAGE]

虞若飞:评论应该是灵动的,它不仅仅是对艺术的响应,也不仅仅是对艺术家的响应,更是对生命的响应。“摄影评论”不是“对摄影的评论”,不是摄影创作的“后继”行为,它与摄影创作共时存在。评论本身就是创作,本身就是艺术,法无定法,式非常式,所思所悟,所解所释,皆可成论。
    本人在《构建摄影理论平台策划设想》一文中提出:摄影理论内容的四大模块包括基础理论、摄影评论、文化历史、应用策划。
    1、基础理论:摄影理论体系最底层部分和核心模块,属基础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摄影本体论、摄影美学规则、摄影创作思维与心理、摄影艺术与科学、摄影分类研究等。
    2、摄影评论:一方面改变评论的作风和方法,扭转就摄影论摄影、以人论事、无的放矢等低劣作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下开展摄影批评;另一方面加强摄影批评理论建设,重点研究摄影伦理、影像阅读与接受、摄影家素质与文化人格等。
    3,文化历史:文化是历史积淀的结果,没有历史就没有文化。须以文化的角度对中国摄影历史进行全面总结,尤其是当代史,包括正在进行着的摄影现象,以连续的观点对各种思潮与流派予以梳理定位,通过对摄影史的传承完成摄影文化的创建;文化方面,重点研究摄影在社会学、文化学、大众传播学等方面的意义,摄影家与摄影流派及其形成根源等,把摄影与中国传统文化衔接起来,与本土大文化衔接起来,与世界文化主流衔接起来。
    4、应用策划:我们压根没有把摄影的应用策划纳入摄影理论的范畴,这是一个严重的失策。摄影应用策划不仅仅是摄影的市场化问题,更重要的是摄影的社会化问题。摄影应用策划是文化大策划,在当今市场经济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摄影的社会地位与文化影响力。)

谢白:一是作品的哲学思想、社会学意义;二是作品的内涵和所具有的寓意;三是作品的画面分析(画面所营造的氛围、寓意,所表达的被摄者的情感和拍摄者的情感);四是必要的创作思路和经过;五是必要的技术指标。

杨民明:摄影评论应有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对不同摄影门类的个性与摄影整体有个把握度,还有就是评论与拍摄实践的关系和如何把其它种类的理论(如美学)融合于摄影理论中。至少应把摄影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摄影理论与其它种类理论的关系;摄影人如何学习,运用好摄影理论;艺术摄影与非艺术摄影的评价尺度;如何把握传统理论与新生理论的磨合、取舍;对摄影比赛把握和评论;摄影创作与摄影市场;摄影人与摄影协会的关系等包括进去。

朱玉芳:摄影史、摄影现象、摄影技巧、行业摄影学、摄影边缘学。
    摄影史包括摄影人、摄影作品和摄影器材,三者是促进摄影发展的原动力。摄影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会表现出那个时期鲜明的时代特征,该特征非纪实作品表现出来的时代内容,而是摄影工具和摄影人的意识显现的时代特征,研究摄影现象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譬如当今的人体摄影现象就应该有冷静的分析,再譬如新闻造假现象,在中国的新闻史上,由于某种需要,造假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摄影技巧包括各类器材的使用技术和为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而采用的特殊手段。
    摄影作为一种工具,是为各类工作服务的,它势必延伸到各个领域,这就构成了摄影边缘学,譬如新闻摄影、广告摄影、商业人像其特点各异。摄影边缘学科笔者大致分为摄影心理学、摄影伦理学、摄影美学、摄影逻辑学、摄影经济学、摄影信息学等等。


柴选:据您了解的情况,与海外相比,中国的摄影评论是什么样的水平?与其他文艺种类的评论相比,摄影理论评论的发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林路:尽管这些年来一直在从事国外摄影的翻译和评介工作,但是对国外摄影评论的现状还是了解不多。尤其是只限于英语的范围,同时又只是对美国主流的现状接触比较多一点,因此很难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介。其实在美国摄影界,对真正意义上的摄影评论似乎也不十分看重。比如以著名的美国专业摄影杂志《美国摄影》为例,在十多年的杂志中,并没有看到一篇较为系统的摄影评论文章,不知是因为杂志的定位所致,还是短暂的美国文化特征所决定,所有文章都是比较感性的评介,这点似乎和中国摄影界比较相似。然而当杂志推出一些较有分量的摄影专辑时,往往不是请摄影评论家出场,而是请一些与摄影不相关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甚至其他领域的艺术家进行评述——许多都是相关领域的权威人物。当然美国和欧洲不乏摄影理论的经典成果,试问中国摄影界有谁可以写出一部如同罗森布鲁姆的《世界摄影史》?我甚至很怀疑在10年内是否会有一本真正有价值的中国摄影史出现(是“摄影史”而非“政治摄影史”)。据说法国的摄影评论界不乏大腕人物,摄影评论家的地位远远高于摄影家,对于整个摄影界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FS:PAGE]
    至于摄影理论与其他艺术理论的比较,前面已经提到摄影界和美术界的比较。至于和文学界的理论比较,恐怕更是“不堪一击”,不说也罢。

藏策:与国外(西方)没有可比性。与国内其他文艺种类(比如文学)的批评相比,摄影理论评论界的发展尚处在一个非常初级的阶段。80年代初,文学界的那些业余作者,与今天摄影界的发烧友何其相似;那时文学界关于“歌德与缺德”的讨论,与今天摄影界里的一些论题又是怎样的不谋而合。所以我相信文学界的今天(当然也还是相对落后),大概就是摄影界以后的样子吧。那么,摄影界为什么不能一步到位地跟上时代的脚步呢?我以为摄影界之所以总是与其他领域有一个较大的时间差,主要是封闭和隔绝的结果。摄影过程中的那些较为复杂的技术成分,足以令“圈外”人望而却步,同时也足以让“圈内”许多落后的东西,得到了相应的保护。这样一来,圈外懂理论的不懂摄影,没法说话;而圈内懂摄影的又不懂理论,水平自然也就上不去了。这实在是摄影界特有的一种状况。

虞若飞:孤陋寡闻,无力作比较研究。凭直觉认为,目前中国摄影理论评论界的发展应该尚处于一个很初级的水平。但是,从网络上看到零散的言论,许多见地并不粗俗,只是缺乏完整的系统、强有力的理论工具、有效的沟通,实际水平应该比传统媒体业已反映出来的水平要高许多。

谢白:与海外交流比较少,无从评论。与文艺评论相比处与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缺少评论的基础思想和方法,评论还处于一个凭直觉评论的阶段。所以其理论指导意义不大。

杨民明:中国摄影评论还处于起步和待发展阶段,需要培养理论人才阶段,因而摄影理论(评论)水平还有待提高。

朱玉芳:由于生存环境和思想意识的差异,中国的摄影本身与国外的就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而中国的摄影评论尚未向自家的孩子一样被中国摄影界接纳。中国的摄影评论就是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


柴选:中国的摄影理论研究和评论目前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林路:前面已经提到了中国摄影理论研究和评论的一些问题,可能显得比较悲观。但是无可置疑的是,中国摄影理论和评论的滞后,关键还在于整个摄影界对摄影理论和评论的重视不够。尽管中国摄影家协会已经在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的评选过程中,将摄影理论作为其中的一个奖项,人民摄影报也在推动中国摄影理论建设的过程中尽了很大的努力,比如前些年很有影响的“索维尼摄影评论大奖”的设立等,但是总体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尽人意,即便是得奖的地位也无法和创作相提并论。此外,从整体上看,还没有一种对摄影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的合力,没有在整体上投入足够的重视,只是处于一种游兵散勇的状态。摄影界也没有形成对摄影批评的良好风气,真正意义上的批评无法确立,大大阻碍了摄影理论指导意义的形成。正是因为摄影评论的失语,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摄影界大腕林立,自以为是,一些人以井底之蛙的姿态,听不得半点批评意见,大有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咄咄逼人之势,令评论界更是噤若寒蝉——只有恭维的份。这样的状态不加以改变,中国摄影界的进步恐怕会受到很大的阻碍。

藏策:目前中国摄影理论研究和批评,尚缺乏基本的学术规范,大多属于随感式的东拉西扯,而且许多文章根本就不通。另外,理论观念普遍陈旧,基本上还是抱着老式教科书上的陈词滥调在思考问题,话语系统亟待更新。

虞若飞:摘录于本人《构建摄影理论平台策划设想》:由于摄影史的断层和缺陷,摄影文化的孤立和先天不足,摄影理论人才的匮乏和分散,以及组织体制的限制等方面的原因,摄影理论也无法担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自然也就很客观地无法发展出摄影理论体系。眼下的摄影理论,不仅远远落后于摄影创作,以至于面对异彩纷呈的摄影现象显得苍白而麻木;更远远落后于大文化,以至于躲在角落里像小媳妇饶舌。总而言之,中国的摄影理论充其量不过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并且呈现“体弱多病”状态,归纳起来有八大症候: [FS:PAGE]
① 组织松散,人才分散,协同性差,各自为战,智力资源浪费严重;
② 缺乏系统性,没有体系,研究课题重叠多、空白多,理论分布不合理;
③ 缺乏科学方法和学术态度,缺乏理论高度和深度,论证不严肃,随意而论,浮光掠影,泛泛而谈, 
④ 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眼光,短期行为严重;
⑤ 没有真正意义的评论,与创作脱节,理论的现实性、前瞻性、指导性不够;
⑥ 功底不实,人云亦云,缺乏理论自觉、原创意识和独立精神,无创意、新意;
⑦ 媒体推介不力,信息不畅,理论研究几乎处于暗箱状态。
⑧ 文化层次低,观念落后,与大文化环境脱节,或固步自封,孤芳自赏,或生搬硬套,故弄玄虚,以讹传讹,以惑造惑。

谢白:理论研究与摄影实践互不买账,各唱各的调。

杨民明:缺少专业的理论水平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基层的摄影理论研究活动,和各地之间的摄影理论交流还没有“热闹”起来,摄影协会引导力度不大,摄影人之间的理论探讨还处于热一会、冷一会的状态中,理论书籍(包括参考书籍)不太好找,特别是普通摄影人找理论书难。

朱玉芳:缺乏前瞻性、缺乏深度、缺乏广度、缺乏力度、缺乏使命感。前瞻性和使命感是评论人自身的原因,三度则是摄影媒体的责任。


柴选:摄影理论评论如何才能转化成摄影界的“生产力”,真正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林路:正如前面所说,要想将摄影理论、评论转化为摄影界的“生产力”,必须在总体上引起人们对摄影理论和评论的重视,要鼓励摄影理论工作者和评论者敢于说话,或者说要营造这样一个真正有利于摄影发展的氛围。要培养一批真正静下心来做学问的摄影理论工作者,比如在摄影专业中重视对摄影理论的教育,培养更高层次的摄影理论工作者,如摄影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等,有目的地对中国摄影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的敏感部分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更多切实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观点,并且允许摄影理论和评论工作者触摸各种禁区,做到无所禁忌,营造宽松氛围,这样才可能对摄影创作有所推动。

藏策:我以为摄影理论就是摄影理论,它是一个独立且自足的体系,不应以服务于摄影实践为自己的终极目的。相反,现在中国摄影理论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倒是太依附于摄影实践,太缺乏独立性。所以我以为,中国摄影理论的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快培养理论上的自立、自觉意识,使中国的摄影理论研究能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早日进入到一个自觉的时代。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摄影理论固然不以服务于摄影实践为自己的终极目的,但这并不等于说理论研究对摄影创作就没有任何影响。
    仍举上面那个例子:大学中文系里的那些课程,固然不以培养作家为其终极目的,而且学了那些课程也未必就能成为作家,但课程里的相关知识对于一个作家却是必要的,一个作家如果缺少这些知识,那他就不可能是个好的作家。
    那么,如果大学为了使相关的课程能“服务于实践”,而对课程加以调整,比如增加写作课,减少学术类课程,其结果又会怎样呢?大概只怕是连必要的知识都无法提供了。摄影理论的研究同样如此——越是不以服务于摄影实践为目标的自成体系的理论,才越有能力为摄影实践提供思想资源。反之,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虞若飞:是否能将摄影理论评论转化为摄影界的“生产力”,关键在于策划,不论摄影理论本体也好,运作方式也好,都要遵循市场经济和文化艺术运行的双重规律,实行双轨制,引进激励机制,增强策划机能,使理论转化为文化生产力,同时实现精神效益和经济效益。本人所以把摄影应用策划也归入摄影理论,就具有双重意思:其一,研究摄影应用策划理论,如创立摄影经济学、图片营销学、影像策划学、商业摄影学等,研究摄影风潮、大众影像消费、商业影像需求等课题,指导具体应用;其二,发挥理论优势与人才优势,参与摄影应用策划,把摄影理论直接转化为文化生产力。 [FS:PAGE]

谢白:我在第3个问题中的回答似乎可以算做回答。理论工作者缺少和摄影工作者直接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因为文章很多人不看,交流不成。

杨民明:有一个相应的,长久性摄影理论探讨的“平台”,吸引摄影人各抒己见,争鸣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摄影理论从低层次转向高层次,从不同摄影门类的特点把握好视觉角度,和观念表达力。也就是摄影人不能仅是“按快门”,还要训练“眼力”,知道“按快门”之后,内心所想与最终形成“产品”有多大差别,传递出的观念仅触及表面,还是达到一定的层次。把仅论光圈,速度,影像色彩,深入到拍摄中对作品内涵的把握,由出好作品,到出精品转化。在这里,有个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过程,和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 但摄影人如对理论不感兴趣,摄影人与摄影人之间缺少理论探讨,摄影人与理论研究者“各说各的,各做各的”,那摄影理论与实践必然背离了。一句话,理论来源于实践,说的是理论不是凭空而出,无根基,不是神秘之物。理论服务于实践,说的是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充实,检验,和为实践者把好门,使实践者少走,或不走弯路。要把摄影理论转化为摄影界的“生产力”,要看摄影人对理论,和理论研究者对摄影的态度了。

朱玉芳:摄影媒体放下包袱,改变现状,多加些“文中观点与本报无关”的字眼;评论人不停地充电,做个杂家,兼收并蓄,允许异己存在,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走出象牙塔,实践出真知;角色交叉,实践者拿起纸和笔,评论者背起摄影包;换位思考,少些想当然,多些所以然。



相关说法:

藏策:答完问卷后,想到摄影界普遍把理论当成是研究创作的误解,其实是一个大问题,这直接局限了摄影理论的发展。我一直认为中国是没有摄影理论的,因为那些被称为“理论”的东西,其实都是些创作经验谈之类,并不能叫理论。只有上升到摄影诗学的层次,才可算是理论。这在学术界本来是常识问题,但在摄影界却非常有说明的必要,我在回答问卷时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可能会就这个问题写一篇随笔性的文章,也算就事论事吧。另外,中国摄影家协会网在“个人频道”给我设了个专栏,其中“网上杂谈录”里都是我网上聊天的文章,没有发表过,您对其中哪个话题感兴趣,就告诉我,我可以把其改写成可发表的文章后,再发给您。随时联系。

虞若飞:摄影理论建设近期项目建议(摘录于本人《构建摄影理论平台策划设想》)
1、抽调精英,集中精力尽快拿出摄影理论体系架构设想,作出研究课题规划,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
2、创建一刊一网,即《中国摄影论坛》杂志、《中国摄影论坛》网站,为摄影理论研究提供专业园地,为摄影者授业解惑。
3、设立摄影理论研究基金会,鼓励和资助高难度研究项目和关键科目。
4、实施理论“扶贫”工程。理论家与摄影家结对帮扶,双向交流,互为补充。具体由中摄协理论委员会牵头,公派对子,及媒体公告自由组合结对。
5、成立中国摄影理论咨询事务所,市场化经营,有偿服务。接受出版商、摄影组织、摄影家委托的研究项目;有偿为摄影家策划创作项目、个人风格,指导具体创作活动。 
6、评选十大摄影理论家、评论家,树立理论家个体权威。
7、采用传统组织和网络等手段,建立现实和虚拟的联合研究机构,实行复合研究,实现智慧集成。具体采取两种方式:集中研究——抽调理论人才集体研究同一课题;集合研究——分派研究项目,由主创人员系统集合。
8、开展大规模的理论家与摄影者对话、摄影百家百评等系列大型活动,亦可请摄影者提出课题理论家来解决,适当时候举办摄影理论节,引起轰动效果,产生倍增效应。





    本人在人民摄影报以“本报记者”的名义发表了一篇《谁来关注摄影评论》的调查文章,上文系此文章的副产品。盖因觉得这么多理论界的大腕方家集中来谈评论和理论现状的问题,如果取舍太多,实属可惜,故将各位理论研究者和评论界人士与我网上交流的所有说法都尽可能原始不动地收入文中,以供讨论。 ——柴选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