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对摄影的另一种观察

2007-10-26 10:44| 发布者:| 查看:3291| 评论:0

星期五又是加班,又是开会。把人搞得筋疲力尽。难得今天休息,得以放松一睡……
 
午后在全南海处得书一本,乐乎。与扬教授在继昌的“浮世凉亭”处喝茶吹牛,不亦乐乎。我们谈得最多的还是杨培江的画。杨教授极力推崇无技巧、无规矩的直奔主题式的创作方式。而且还要求“全不知人”用最简单、最便宜的数码相机创作……
 
而事实上,杨教室这种对技巧和材质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技巧。最简单、最便宜的相机本身也是一种艺术语言,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自然回避不了题材。结果又是题材决定技法,头脑决定技巧,又是一个假命题。的确,你所关注的技法、技巧以及相关的知识越多,越有可能成为一种突破的负担。但你也得搞明白;自己是处在当代史的那个点上,自己要超越的是什么,方向在何方……,而解决以上问题你又得回到了“关注”,这不正是我们讨论的起点吗?又是一个文化悖论。
 
我倒是认为,没有传统的东西会不够“味”不耐“品”。而贴近当代的东西又会显得浮躁而不“厚重”。事实上,我们缺乏的是对传统创作态度的认识;而偏爱对自己生存状态的浮躁宣泄。古典并不意味着过去,也不意味着尚不存在的将来,它是成长中的一种现实。看看当今的重读古典热便会明白其中道理,它侧重的是一种精神建构;一种完全脱离经验实体的策略方式;一种理解方式。
 
记得前段时间,鲍昆曾经这样预言艺术的发展:观念性的艺术目前已呈燎原之势,可以预期,在不久我们将会看到一个与目前完全不同的风景,会替代中国摄影……,真正的中国艺术摄影时代终于来了。”
 
难倒新的艺术形式一定优越于旧艺术吗?看看郭沫若解放前后不同时期,不同新旧艺术形式所作的东东就知道了。
 
关于这个问题,自己写过批评鲍昆的文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