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藏策《超隐喻与话语流变》研讨会摘要(八)

2007-11-11 09:45| 发布者:| 查看:1379| 评论:0

藏策《超隐喻与话语流变》研讨会摘要(八) 

藏策(青年理论批评家):
    我今天非常高兴,也非常感慨!首先感谢今天来参加我研讨会的专家、老师和朋友,另外更要感谢天津作家协会!我的文学梦是从15岁开始的,那时我到处听文学讲座,买书看,到了19岁,发表了第一篇文章。21岁时,参加了天津市作家协会组织的第二届青年作家读书班,和作家王松同班,是班里最小的学员。李中老师当时是我们的辅导老师。可以说我是在天津作协的培养和关心下,成长起来的。 
那时我根本没想到自己以后会搞理论批评,因为那时还只知道写小说。我这个人其实是个有理论情结的人,从小就喜欢把玩具一个个地拆开,想研究里面的原理。长大后学什么东西,也都要先把原理弄清了,才学得快学得会。写小说也不例外,总想把小说的原理搞明白了。随着我对小说理论的了解和研究的深入,我开始渐渐地迷上了理论,写小说的事,反而放到一边去了。今天正座的滕老师、夏老师、张老师等都是我当时的老师,我那时经常向他们请教。而就在那时,我也从没想到自己后来还会搞摄影理论,我那时连个傻瓜相机都没有,更不用说摄影了。直到九十年代我才有了一架尼康FM2相机,一下子就迷上了,很发烧,于是又陆续买了尼康F3、F4,还在电视台主持了一个多月的相机讲座。
    搞符号学理论是从94年左右才开始的,那时我闭门读书好几年,一篇文章都没写,直到98年觉得自己的火候差不多了,才又重新开始写文章的。最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理论突破最先却是从摄影界里开始的。所以我今天在这里,也要感谢摄影! 
从当初的20几岁到现在的40几岁,蓦然回首,真是感慨万端啊!好,再一次地感谢大家!
    
张洪义(天津市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秘书长):
    我也首先要感谢大家,感谢各位专家老师们拨冗参加这个研讨会,尤其特别要感谢三位老先生!我到作协工作的这几年,从我到的那一天起,三位老师就特别关心、支持和扶植我们的工作。作协工作有今天,离不开这些老同志老专家老学者的帮助。大家对天津作协提了很多建议,但我理解这也是一种批评,就是天津的文学在创作方面相对的硬一些,而评论方面则软一些。这个问题在前些年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记得那时滕老还没退的时候,咱们就提到了这个问题——天津如何把评论家队伍建设好,但是这种气候至今也没有形成。从创作来看,现在形成了一个方兴未艾的好的形势。合同制作家我们到今天已经是第三界了,从2002年实行合同制作家的一开始,势头就不错,现在是越来越好。像肖克凡的《机器》,今年荣获了“五个一工程奖”,而且还获了中国图书出版政府奖,并入选中宣部向十七大推荐的书目,成为推荐书目之一。另外王松的中篇小说《双驴记》,就我所知的就获了四个奖项,而且在最近的鲁奖评选中已经入围,名次比较靠前。另外获奖的还有李鹏的《长征食谱》。……所以我们现在就创作来看,势头非常好。而相比较之下,文学批评就跟不上了。这不是说天津没有评论家,我觉得是我们作协的工作没有跟上。我跟创研室的爱英主任说过,准备专门就文学批评开一个座谈会,首先把队伍建设起来。在现阶段我们准备加大文学评论的力度,还要再开几个研讨会。今天开了藏策的研讨会,后面还要陆续开几个,明年专门开文学批评的座谈会,要与南大和师大加强联系,把文学批评的队伍尽快建立起来。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