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70后”的似水流年

2009-11-23 15:56| 发布者:| 查看:1713| 评论:0|原作者: 藏 策

   
以年龄段划分作家群体的始作俑者,绝对是个愚昧之极而又聪明绝顶的家伙。好的作家,以及真正的思想者和写作者,都是可以超越自我的,当然包括超越自己的年龄。文学其实只有两类:诗与非诗;作家也只有两类:天才与庸才。用年龄去给作家贴标签,其实是对作家的一种侮辱。然而这又是一个绝佳的广告创意,市场营销的终极武器就是差异化,用年龄段把作家差异化了,最适合大众文化的眼球,比西方的那些“强力诗人”、“幻觉型作家”、“心理型作家”之类的晦涩用语都通俗且娱乐,还捎带着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70后”过去了有“80后”,“80后”再过去了自然还有“90后”……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记得拿“XX后”给作家贴标签,就是从“70后”作家开始的,那时正是文学走向市场的蜜月期,那时的“70后”们初出茅庐,市场就给了他们一个大logo——“70后”,于是他们就火了,又是“美女作家”又是“身体写作”,可没过几年,logo就接力棒似地传到了“80后”的手里,“80后”成了这个大logo的最大受益者,而“70后”呢,受益不多却受害不浅。就如一些评论家说的:“70代”作家是尴尬的一代,成了“60后”和“80后”之间的“夹生层”,既无前者的文坛地位,又无后者的商业成功……
“70后”是如何陷入这种尴尬境地的呢?依我个人的看法,正是因了“70后”这个logo,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作家本来是最重个性的,而用“XX后”去区分作家则是最抹杀个性的,这样的区分只会对市场有好处,对写作却没好处。话语是有“述行性”的,女性主义理论家巴特勒就分析过话语对性别的“述行”作用,如“女性”这个词就规定了女性所特有的行为模式,身为女性的人就会把这套模式当作自己的行为规范。“70后”、“80后”这样的话语logo也一样,会让不同个性的作家向着同一种模式靠拢。比如“80后”的扮“酷”,貌似很个性,其实是压抑个性的结果,因为“个性”得趋同了,都去摆同一个pose了。我十年前写过篇叫《“个人化叙事”的非个人化倾向》的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出生年代的不同对作家虽说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否则今天的人早就无法理解古代的作家了。
“XX后”另一个毁人的地方,是作家的明星化和娱乐化。本来一个作家的文学成就是以他的作品来衡量的,而与他的年龄或相貌无关。这道理用钱锺书的话表述,就是吃你的“鸡蛋”别去管下蛋的“母鸡”,用罗兰·巴特的理论说,就是“作者死了”。但市场却貌似很万能,一方面能让“死”了的作者起死回生,一方面却让文学真的“死”了。于是读者的阅读兴趣被引到了作家的包装上来,“美女”、“美男”、“70后”、“80后”……至于他们写出的作品怎么样,反倒不去关注了。我在十多年前就曾接过编辑某“美女作家”文集的活儿,记得我在审稿意见上曾写道:编辑这样的作品,对我的文学修养是一种折磨。可出版社看好“美女作家”在当时的号召力,最后还是勉强出版了。这位昔日的“美女作家”,今天早已成了“熟女作家”,但却奇迹般地坚持了下来,而且还真的越写越好了。“70后”作家也是在成长着的,没了logo反而逼出了真本领。就像评论界所嘲笑的:当年“70后”以“美女作家”为招牌风光无限,可终究“胭脂变成了灰”。——“成了灰”是好事,铅华洗尽正是“70后”的自我救赎之路。
有人说“70后”得了早衰症,是“一出生就衰老”的一代。我并不完全同意这样的说法,“70后”确实有“早衰”的征候,但现在还远远没到给“70后”盖棺定论的时候。“50后”不是也有一段“蹉跎岁月”吗?“60后”不是也在“喧嚣与骚动”中探寻了很久吗?难道“70后”的这段“似水流年”就不能反过来成为他们的人生阅历,让他们在尘埃落定里找回真正的自我吗?“70后”这个logo早已锈迹斑斑了,但这恰恰是一件好事,是作家从市场话语里那套浮华的明星光环中的隐退,是在文学话语中真正意义的回归。自信人生100年,这段“似水流年”完全可以看作是“70后”们的一个序幕。 [FS:PAGE]
前不久,我在鲁院第十一期高研班里看见了丁天。丁天在90年代曾是“70后”作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与那时候的朱文等“70后”作家红遍了半个文坛……但后来却写电视剧去了……现在的丁天又回归到小说,与本该是他师弟师妹辈的作家一起来到鲁院,重新起跑……像朱文、丁天这样的作家,在当年就是极具才华的,但他们像大多数的“70后”作家一样,在文学与市场间很纠结,好在纠结之后更多的是顿悟。不能以今天的文学格局给“70后”下定论,他们毕竟还没老,还有潜力,还有未来。就像作家李师江说的,“70后”作为一个创作的群体已经不存在了。“70后”这块招牌的黯淡,映衬的恰恰是作为个体的作家的成长,李师江、冯唐、金仁顺、魏微、盛可以等作家近些年来的成绩就是证明。但愿以后人们不要再用“70后”这一群体性的称谓去规定他们,他们就是一个个的作家,只不过碰巧都生在了70年代而已。
早衰的罪魁祸首恰恰是早熟,被人工催化了的变态早熟。市场化了的文坛总有那么种不健康的“幼齿情结”,以作家的“幼齿”去招徕生意。这种很不文学的“嫩草”偏好,即便在世界文坛里都是不多见的。青春的写作确实能给文学带来新的资源和经验,但我们更多看到的却是市场对青春的透支。市场催生了“70后”,过后又冷落了他们,那么“80后”呢?我怀疑“70后”的今天,也许就是“80后”的明天,因为“90后”又跃跃欲试了……好在今天的“80后”也已经开始分化,试着去重新定位自己了。谁没年轻过?——青春不可能永远是文学的本钱,“70后”的似水流年,正是“80后”的前车之鉴。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