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受了两个媒体的采访,一个是关于赛林格的,一个是关于性别文化的……
关于赛林格的话题:
塞林格本人是非常有个性的人,当然也带有他那个特定时代的烙印。他鄙视世俗社会的那些个规则,不愿与之为伍。像他这样的人,其实也只能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试图融入日益“雅皮”当道的社会,他可以作为“成功人士”出卖改编权,可以四处演讲,作为一个特定的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而去赢得商业价值;要么就是离群索居,回归到自己的内心生活。他选择的是后一种。这其实也是所有的有着特立独行品格的艺术家的一种宿命。另外,他同时也走进了他自己的一种“神话”,也就是作为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神话”,他想超越自己的这个“神话”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属于他的那个时代早已事过境迁。在中国作家中,王朔和王小波最具有塞林格的神韵,尤其是王朔。我评论王朔的一句话,也同样适合于塞林格:“在伪道德泛滥的时代,反道德有时恰恰是道德的。”至于晚年的塞林格,我想说,他就像是和平年代里的巴顿将军。
关于性别文化的话题:
这种摄影现象需要引申到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层面来解读。阴柔美男自古就有,古代大诗人屈原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中国古典诗词中以“香草美人”自喻的传统就是从屈原开始的。他每日里梳妆打扮,身穿奇服,佩带香草……这些都是有史可查的。但古代的审美风气还是比较多元的,无论阳刚男子还是阴柔美男,都不会遭到太大的非议。
而到了80年代,男人气概被过分强调,那时候最时髦的一句话就是“寻找男子汉”,于是那些粗鲁的莽汉,以及高仓健式的男人都备受推崇。而奶油小生是没有市场的,所以唐国强在那个时候很不被看好。那个时候,即使大家去拍照,也都努力要拍得有英雄气概一点,因为女人们都喜欢硬气豪爽的男人,长得帅一点的美男甚至都会很自卑。那个时代的审美是很片面的,男人内心的阿尼玛原型(心理学上的女性特质名称)被压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时候人们把一切都性别化了,所有的问题,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都被归因到性别上,以为只要“阳刚”了,就什么事都解决了。
然而,当一种东西被过分压制,一有机会就会反扑,这就叫“过度补偿”。当年“阿尼玛”被压抑久了,现在就会释放,现在有很多男性越来越喜欢展现女性气质,喜欢打扮得很精致,用一个比较现代的词就是性别模糊化。这种“过度补偿”其实也是与社会转型相关的,当年的社会还很无序,制度不健全,所以谁的胳臂根儿粗谁就是英雄;而今天则不同了,社会越来越制度化了,草莽那套不管用了,温文尔雅的专业知识精英成了新的时代英雄,于是社会时尚的风向标也就变了。其实,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天性,不能强求一致,阳刚也好,阴柔也好,能守住自己的本心就好。社会阳刚是多元的,没有必要过于推崇某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