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世界新闻摄影展览获奖作品汇编》

2015-1-9 14:04| 发布者:zhcvl| 查看:1507| 评论:0

摘要:  手边这本书,已经不容易见到了。   《历史的见证——〈世界新闻摄影展览〉获奖作品汇编》。1988年11月第一版(据我所知没有再版)。编者一栏写的是“《中国日报丛书》编辑组”。中国日报社、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

 

 

  手边这本书,已经不容易见到了。

  《历史的见证——〈世界新闻摄影展览〉获奖作品汇编》。1988年11月第一版(据我所知没有再版)。编者一栏写的是“《中国日报丛书》编辑组”。中国日报社、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本书源起一次影展。“1988年1月5日至15日,由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和中国日报三方联合举办的世界新闻摄影展览在北京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正式展出。数万群众踊跃参观了这个展览,成为我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是该书前言中的第一段话,作者是中国日报原总编辑冯锡良。

  影展举办时我尚在初中,相机还没有摸过。从书的印数(3万!)推想当年,觉得“数万群众踊跃参观”这几个字,分量轻了。

  书里共有266张照片(含单幅和组照),“荷赛”开张以来积攒下来的最好的家当,差不多搜罗齐了。不少照片旁边还附有说明文字——“一位参加越战的美国老兵,在华盛顿参加死难战友纪念碑落成典礼时,流下了哀伤的眼泪。”、“丑闻揭穿了,尼克松总统和夫人晚餐后在饭店力图向报界作最有说服力的谈话。”、“苏军坦克在抗议声中进入捷克斯洛伐克,致使‘布拉格之春’宣告结束。”、“美国旧金山42岁的同性恋者肯·米克斯深知自己身染重病已无可救药,他的眼睛里射出了绝望的白光。几天后,他就成为在美国被艾滋病夺去生命的许多人当中的一个了。”、“在澳大利亚,来访的舰只成了反核示威者伊恩·科恩的斗争目标。他拼力抱住美国驱逐舰的船头,想阻止它的前进,但终因体力不支而向警察妥协了。”……想想这本书的出版年代,再想想当时中国大陆的摄影生态和文化生态,我这个“后生”能够感受到它带给中国人的那种震撼。连同这种感受,还有一个结论:这次展览和这本书的影响力,远不是一个摄影圈子能够承载得下的。

  它们与时代交相辉映。而它们最终能够成为“一件大事”,又是得自于当时中国社会怎样的一种助益?在八十年代末的中国思想文化版图上,它们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与其他“大事”之间存在怎样的勾连和互动?观众和读者在看那些照片的时候,看到了怎样的一个世界?怎样的一个中国?在展览和图书出版的背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以上种种,都是有意思的“怀旧”话题。在我们渐行渐远的路上,乡愁像花儿,缀在路旁,一路跟着我们走。觉得撞上了满眼的花儿,常是在不经意间,一个个意料之外的时刻。

  还是说这书吧。照片的说明文字采用了中英文对照的方式。从语言上看,是先有WPP提供的英文,再译成汉语,译笔虽不算精细,更有一些略去未译(主要出于篇幅上的考虑),但却自有妙处:吃得惯西餐的可以细细品味,只吃中餐的也能大概吃饱。这样一种摄影图书的编辑思路,是在怀着敬意对原作行“注目礼”,是体贴地将几种拟想读者群同时考虑进来,让我在捧读的时候感到了八十年代的最后一抹余温。

  这本书,如果原封不动地放在今天的书店里,除了价格便再没有卖点。“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这些早已成为摄影界的“高频词汇”。但是,“讯息是不是等于眼界?眼界是不是等于主见?”(陈丹青,《纽约琐记》)今天的中国摄影,能说已经拥有了国际视野吗?

  当初买到这本书,是出版之后好几年的事情,书已成了旧书,偶然间叫我淘来的。对这本书来说,我买得晚了。

  中国摄影却不能总是晚下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